这是写于30多年前作品,但即便30多年后21世纪看依然能在现实中找到对照,这就是经典文本的厉害之处,魏明觉得哪怕再过五十年六十年,依然可以看到威利这样的中年男人。
开饭前米勒讲到了故事的结局。
“在威利的葬礼上,只有家人和两个邻居出席,场面冷清。儿子比夫最终决定离开城市,回归农田,而妻子琳达在威利墓前悲恸地诉说着他们终于还清了房子的贷款,但再也没有人需要住了。”
魏红已经能够感受到那种巨大的悲凉了:“我知道美国人有提前消费的习惯,很多人都背负着贷款,阿瑟你也有贷款吗?”
米勒笑道:“我自己也开了公司,只要开公司就不可避免要跟银行大打交道,不过欠银行钱也是跟银行打交道的艺术,你要去美国留学,如果没有哥哥资助的话,肯定也需要求助银行贷款。”
魏红:“我不需要,我之前写了一本书,销量超百万,然后投入了股市,现在有几十万刀。”
米勒:“……”
这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吗?
午饭之后大家短暂休息了片刻,见魏红求知欲旺盛,米勒又开始跟魏红讲他的另一部代表作《萨勒姆的女巫》(《炼狱》),这部话剧两年前就曾被黄蜀芹的父亲黄佐临大师在魔都话剧院搬上舞台。
虽然这个故事是借古讽今,是为了抨击麦卡锡时期的政治迫害和高压气氛,不过回头还是得提醒一下小红,到了美国读书,对同学们的宗教信仰可以尊重,但决不能碰。
老美的鞋教可是不少,连好莱坞明星都难以避免。
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飞行,横跨了太平洋,当他们在洛杉矶落地的时候太阳刚刚冒头。
魏明兄妹跟米勒告别分开,老米头邀请他们得空去纽约的百老汇,并表示希望有机会合作。
他在人艺的那段时间了解过魏明的《驴得水》,感觉魏明写话剧也是很有天赋的。
当他们走出旧金山机场后,跟魏明有过交集,现在也有业务往来的龚必扬亲自来接机。
龚必扬道:“老太太在家里等着呢,要不咱们先回家?”
魏明:“好的。”
看着陌生的城市,魏红紧了紧自己的包,他们出国的时候老魏刚回来,然后就让他们带上了一根百年老山参,就在包里。
车子直奔蒂伯龙庄园,路上龚必扬忍不住说起魏明拿下戛纳金棕榈的事。
“看到新闻的时候我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