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气很大,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是个记者,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深入西北,那部最早向西方介绍长征和毛主席的《红星照耀中国》就是他的杰作。
斯诺是美国人,但因为50年代的麦卡锡主义迫害而迁居瑞士,十年前的这个时候在日内瓦逝世,后人遵照遗嘱,将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了中国,具体就在北大未名湖畔,和花神庙相邻。
魏明刚巡逻的时候就听前辈讲过这座斯诺墓的来历和斯诺的经历。
斯诺逝世十周年,规格很高,斯诺的夫人和女儿亲临现场,廖公和负责外交部的黄副总、部分在京的美国客人以及一千多名北大师生参加。
魏明是被上头点名要参加的,现在他不仅是北大对外的排面,更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旗帜和重大成果。
国家也是非常鼓励他参加这次格莱美的,而且这次去美国开销都是国家报销。
当然,前提是得有人陪同他一起去。
你说不用了,我自费自己去?年轻人不要意气用事。
活动结束后廖公把他叫了过去。
“小魏,了不得啊,半年不见,又被世界上最重量级的音乐奖给盯上了,英雄出少年啊!”
魏明谦虚道:“英雄出少年可不如您老指挥的《少林寺》火爆,这半个月我都被不同的人拉着看了三遍了。”
“哈哈哈!”听到魏明的夸奖,廖公有些自得,然后谦虚道,“我也没出什么力,还是导演编剧演员们厉害。”
两人聊了一会儿电影,主要是动作片,廖公海自幼习武,对这方面很感兴趣,而魏明也颇有造诣,还透露了给香港的程龙写剧本这事。
廖公很喜欢魏明的坦诚。
见时间差不多了,廖公又问:“这次去美国有信心拿奖吗?”
如果魏明能拿奖,那么中国对内对外的宣传工作难度将是一次史诗级降低。
魏明认真道:“我的作品拿奖的概率很大,唱我歌的人也有较大希望拿奖,我自己拿奖的可能性不太大。”
“哦,你详细跟我说说,我不太懂这个奖。”
然后魏明解释了一下,跟他有关的提名,有的是属于两名歌手的,有的是对某张唱片的奖励,只有最佳年度单曲是给词曲作者的。
而这也是格莱美最重量级的奖之一,一个中国人想要拿到格莱美的皇冠,魏明哪怕知道这首歌的优秀,但也没这个信心,毕竟前世这首歌也没拿过,这时候的美国有自己的流行风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