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风险投资进入的“黄金窗口期”。
二是吃一口苹果的原始股。此时苹果公司正紧锣密鼓地筹备上市(最终于1980年12月上市),此时投资,是在上市前最后一轮“抢筹”,一旦成功上市,财富将瞬间以几何级数兑现。
这些布局,每一步都精准地踩在时代脉搏上,是他利用重生优势实现财富跨越、构建未来商业帝国的核心基石。
一百万美金,正是启动这些计划的关键弹药!
现在,周振邦一句话,就要把这关键的“弹药”全部抽走,去填补一个连借钱理由都没有的窟窿?这让他如何能轻易答应?
周振邦就那样静静地站着,目光沉静,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持,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他知道这个要求极其过分,但除了赵振国,他一时间无人可用,赵振国是唯一能在短时间内、会给他提供帮助的人。
看着周振邦那副“吃定自己”又守口如瓶的样子,赵振国是又好气又无奈。
他强行压下心头翻涌的利弊权衡,脸上挤出一个十分为难的表情,搓了搓手,用一种极其诚恳又带着巨大压力的语气说:
“周主任,不是我不支持您的工作,更不是不顾大局。只是……这一百万美金,数额实在太大了!”
他刻意强调了数字,然后话锋一转:
“您也知道,突然要抽调这么大一笔现金,我这边的资金链可能瞬间就断了,很多正在进行的项目和未来的投资计划都得搁浅,损失……难以估量啊。”
他观察着周振邦的反应,见对方眉头微蹙但并未反驳,便继续以退为进:
“这样,周主任,您容我点时间,让我想想办法,看看怎么才能在不影响根本的情况下,把这笔钱给您筹措出来。我也需要一点时间来……消化一下这个情况。毕竟,这关系到我的全部身家性命。”
他没有把话说死,既表达了巨大的困难,也留下了操作的余地。
周振邦深深地看着赵振国,似乎想从他眼中读出更多东西。
片刻后,他点了点头,语气依旧凝重,但稍微缓和了一丝:
“可以。但时间非常紧迫,我只有48个小时,再晚就来不及了,希望你帮帮我。”
看着周振邦转身离去的背影,赵振国心里简直无语。
这态度,一个借钱的比债主还横,好像他赵振国不立刻掏钱就是不顾民族大义似的。
可如此巨大的资金流动,无论用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