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细微的脚步声和衣物摩擦声后,电话那头传来了应教授那带着学者特有的沉稳,此刻却同样凝重的声音:
“新军,是我。你刚才说的,麻烦你再说一遍。”
王新军连忙又将目前的困境和担忧复述了一遍。
应教授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快速思考和权衡。
几十秒后,应教授的声音再次响起,没有了平日的温吞,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下了决断的果决:
“新军,常规的路走不通,我们就走非常之路!你马上开车来接我们,带上李明记者和他的内参清样。我们一起去找一个人...”
挂断电话,王新军抓起车钥匙,冲出书房。
晨光熹微中,他发动了吉普车,引擎的轰鸣声仿佛是他内心决战的号角。
——
车内气氛凝重,王新军一边专注地握着方向盘,一边从后视镜里看向坐在后排的应教授,忍不住开口问道:
“应教授,您刚才在电话里说,要去找一个人帮忙,您指的是……?”
应教授扶了扶眼镜,脸上带着一种深思熟虑后的决断,报出了一个位于京城某个安静区域、门牌号并不显眼的地址。
王新军一听这个地址,先是一愣,随即猛地反应过来,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用力一拍方向盘。
哎呀!他这脑子!怎么就把聂老给忘了!
不过他爸不在,就是去找聂老,怕也是见不到人,但应教授肯去,那就不一样了,他可是听说,应教授曾经参与过某个研究,跟聂老打过交道/
“聂老虽然这些年不怎么管具体事务了,但他原则性强,最反感的就是弄虚作假、欺上瞒下那一套!
而且,他当年在地方工作的时候,就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关心农民生活。我相信,他把李明同志这份内参看了,了解了乡亲们实实在在干出来的成绩,了解了有人为了阻挠好政策竟然不惜杀人灭口的恶劣行径,绝不会坐视不管!”
李明记者坐在一旁,紧紧抱着装有内参清样和证据照片的公文包,听着他们的对话,心中也燃起了希望。
聂老的威名他是知道的,如果他肯出面,说一句话,其分量足以打破目前的僵局!
“太好了!有聂老出面,这事儿就有希望了!”王新军感觉压在心口的巨石仿佛被撬动了一丝缝隙,他用力踩下油门,吉普车发出一声低吼,朝着那个承载着希望的地址,加速驶去。
想象很美好,现实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