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高,要么就是专利瓶颈,所产生的研发费用和技术难度,是超出了我们预期的。”
力劲集团总裁刘卓明在电话里说明道。
面对星辰汽车这样的客户,他们是很尊重的,但技术难点也摆在这儿。
不是不做。
主要是确实难做,开发压力重重、路长且阻啊。
许易是不太懂大型压铸机的技术细节,这些深层供应链的技术,往往分布在全球。
可能一个伺服电机、或是大流量伺服阀都会被卡住、工艺瓶颈上的问题就更多了。
但他也听出来。
虽然阻力大,技术难度大,甚至有一些更变态的全球化问题要解决。
对方却没说做不了。
“刘总,我想你低估了我们星辰汽车对一体化压铸技术的重视,6000吨的超大型压铸机,我们星辰是一次要两套,同样我们这边的工程技术团队,也可以全力配合你们研发,咱们可以单独成立一个联合研发室。”
许易先抛出一颗定心丸。
高端超大型压铸机的市场并非那么明朗。
起码在汽车行业,“一体化压铸”的概念都并未被提出。
力劲也害怕研发出来,客户稀少的问题。
六千吨机的现状尚且如此。
更别说研发难度更大的八千吨超大型压铸机了。
闻言。
刘卓明的精神不禁一振,语气甚至略带结巴了:“许总…两套?不是一套啊!”
“之前我们的技术人员可能光提交了模型与精度需求,没提及需求量的问题,现在庐州F2工厂工期已定在即,首批两台大型压铸机,我想还是需要你们的全力配合的。”许易笑着说道。
接着又抛下另一枚深海炸弹。
“不止是六千吨机,包括八千吨机的需求我们同样紧迫,研发上咱们可以形成合力,价格也不是问题,只要有产出,我们同样订两套,可以先签合同。”
哪怕把研发成本算进去,国产的超大型压铸机也要比进口的便宜,并且还不会被卡脖子。
按照星辰汽车目前在业界的地位和营收,是有信誉背书的。
许易也不会满足一体化压铸光解决前后底板的问题,包括电池底板,车身部件,这些后期都会用到一体化压铸的工艺。
只有供应链生产设备发展了,星辰汽车的生产效率、生产成本,车身强度才能更好进步。
这和上次与宝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