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不远处的衙门,说道:“你在这里等着,我到衙门里去一趟。”
进得衙门,其实没啥事,终归要多来,没事就要给领导汇报一下工作,即便没什么工作要汇报,说一些闲话,也是应该。
领导还是那个书房,两人如今越发少了许多客气客套,苏武一礼,知府相公自请落座。
“听说你又杀六贼?”知府相公问。
这事自然不必瞒,还要知府衙门正经做案卷,盖印鉴。这事张真门清……偶然遇贼,剿灭之,得无名尸首两具,正在核查身份。
“嗯,麾下军中教头栾廷玉,偶然得之,即刻绞杀当场!”苏武点着头。
“好,剿贼好,多剿贼!”知府相公心中实在舒畅,而今这东平府啊,在他治下,那是越来越好了,安全感十足。
今日剿五贼,明日剿七贼,前日得匪首一人,后日又得匪首一人……如此剿下去,贼人有多少人经得起这么剿?
“相公,正店就要开起来了,就在府衙外一百来步,到时候往府衙里送一些来,相公也尝尝新酒。”苏武随口说着。
“好好好,且看看这东平府的酒与东京的酒,有何不同。”知府相公也给面子,也问:“此去大名府可顺利?”
“顺利,买马四百匹,买铁十万斤,一个月内,陆续会到。”苏武都不藏着掖着。
“嗯?”知府相公脸上有惊,就问:“你何处得来如此巨款?”
“靠的是江湖的脸面,倒也不是一次性付清,但也欠不了多久的钱去,那阳谷县河道码头收税之事,知县相公托付于下官之手,一年得个十来万贯,当是不难,而今只管都用在军中,如此只为剿贼。”
苏武九句真话带了一句忽悠,其实真诚非常,不为其他,他知道很多事瞒不住,与其让知府相公过段时间自己私下里猜忌什么,不如直白来说。
如此好处多多,一来是真心实意待人,加深一下知府心中的印象。二来就是要把一切都合理化,苏武去做,很多事其实不太合理。
但拉上知府相公的名头,文官做事,在大宋朝怎么都合理,一切都合理。
程万里听得苏武之言,只道:“你啊,着实不易,又是欠人脸面,又是欠人钱财,只一心要强军剿贼,我这么个知府,反倒帮衬得不算多,你放心,无论如何,便是舍了脸面,也当从枢密院里为你讨一些东京甲仗库里的好甲胄来,再多讨一些粮饷来与你。”
“相公有言,不分内外,下官自是听在心中,铭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