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过的日子啊。
小马眼眸中闪过一抹炙热,用另一只还算干净的手,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
“祥爷.按您的吩咐,这些日子我打听了最近半年在冯家庄附近失踪的武夫,一共有十多人。”
“能打听到姓名的,都在这上面,”
顿了顿,小马却又神色肃然说道:
“这冯家庄不对劲失踪的这些武夫,没一个在外庄出现过.”
“按理说这些要进小青衫岭的武夫,都得在外庄落脚。”
“我这些日子都混在乞儿堆里,他们天天守在城门口,若是有豪阔的生面孔,他们不会不知道。”
祥子眼神一缩,轻轻展开纸条。
最先看到的,是三个大字:姜靖宇。
这是九品小成的武夫,宝林武馆的外门弟子。
他同时.也是姜望水的哥哥。
祥子在三等大院时,姜望水总念叨这个大哥——只以天赋来说,单论天赋,他这位大哥算得上不错,才二十二岁就已是九品小成,而且底子扎实,离九品大成就差一步。
只是姜望水不知道的是,
早在两个月前,他的大哥就已在小青衫岭附近失踪了。
而查清这事,便是风宪院交给祥子的差事。
——
二十岁的气血关,二十五岁的九品关,四十岁的七品凝膜关。
这便是此方世界的武道三堑,
不管你有啥惊人天赋,只要过了年龄,就只能隔着坎叹气。
也正因为这武道三坎,才有了些约定俗成的说法,用来评判天赋高低。
比如十八岁的气血关,便是武夫第一道分水岭;若是十八岁前破不了气血关,便会被视作“天资平平”,,即便日后侥幸过了九品,也没那时间和底子摸到八品更别说冲击七品凝膜关了。
这年龄,便成了悬在武者头上的一把利剑,逼得世间武者不择手段往前搏命。
其中缘由,没人说得清。
所以,各大武馆格外看重年龄——到了岁数却没到相应境界,就会被视作“潜力耗尽”。
这种人往往会离开武馆,凭着武馆出身,在外头找份不错的差事——虽说这辈子武道无望,但也能落个半生富贵安稳。
之前在李家矿厂遇到的那位陈凡师兄,大抵就是这类人。
像刘唐这种天赋不错却为了报恩离开武馆的,终究是少数。
如今莫名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