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极好的。”
怕李红兵误会,阎埠贵连忙解释了一句,然后思索着说道:“济字从水从齐,本义指水名,又有同舟共济之说,古语有达则兼济天下之言,也指成功、成就,《尚书·郡东》云:“必有忍,其乃有济”。
至于这文嘛,自然是文才文采……”
不得不说,这阎埠贵的肚子里面,还是有些墨水的,以前上过私塾的人,就是不一样。
李红兵取的这个名字,阎埠贵自然是觉得十分好,有水平的。
陈雪茹姓陈,而李红兵的二儿子陈济文也姓陈,自然是跟陈雪茹这个母亲姓的,阎埠贵也想到了这点。
只是阎埠贵真正想不通的,是李红兵为什么会让自己的二儿子姓了陈这个外姓,只是怕质疑的话,会惹得李红兵不高兴,甚至是得罪他。
“阎大爷,您是疑惑为什么叫陈济文,而不是李济文吧?”
见阎埠贵心里有想法,已经盘算了起来,却不好开口,李红兵直接帮他说了出来,并且主动解释道:“雪茹是家里的独生女,这是我老丈人生前的遗愿,我这个做女婿的,自然要尊重长辈的想法。
现在是新社会了,男女平等,孩子可以跟父亲姓,自然也可以跟母亲姓,我可是专门问过街道办的王主任和杨主任,还有派出所管户籍的同志,这是国家允许并支持的……”
原本管理户籍工作的,是民政部门和街道办。
不过,随着今年一月份《户口登记条例》生效后,管理权便移交到了公安机关,户籍制度正式进入公安系统统一管理的新阶段。
李红兵直接把街道办和派出所给搬了出来,并且主动把态度给亮出来,显然是为了堵住某些人的嘴,让他们少乱说话。
质疑和非议他的这个做法,就是质疑街道办和派出所,质疑国家的政策和管理制度。
论上纲上线这一套,李红兵用的,可一点都不比易中海差。
不想得罪和让李红兵找麻烦,那就只能嘴闭紧点。
哪怕私底下议论和说闲话,得罪了李红兵,也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倘若关起门来自家八卦,李红兵不管,也管不着。
可要是在外面瞎咧咧,被李红兵知道了,那可没什么好果子吃。
这人的劣根性之一,就是欺软怕硬,喜欢攀高踩低。
关于陈济文随陈雪茹这个母亲姓的事情,私底下自然有不少人好奇和议论,不过有李红兵的表态,不想得罪他的人,自然都是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