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两人逐渐从曾经的“同窗”、“对手”,转变为能够紧密协作的“同志”。
这段时间,他积极配合郑仪的工作,两人合作得还算顺畅。
郑仪对张林的态度也很尊重,重大决策都会事先沟通,充分听取他的意见。
这让他们这对“党政一把手”,在明州权力交接的关键时期,维持了一种难得的和谐。
“张市长,你我共事时间不短了。”
郑仪端起茶杯,语气变得更加推心置腹。
“从当初在省委中青班党校认识,到后来一起在明州搭班子,经历了不少事。有过合作,也有过……不同的看法。”
他提到了过去,语气平和,像是在陈述一件寻常往事。
张林心中微微一动,点了点头,没有接话。
那些“不同的看法”,很多时候其实就是政见分歧和权力博弈,只是郑仪说得委婉。
“但不管怎么说,我们现在是同志,目标是一致的,就是把明州的工作搞好。”
郑仪话锋一转,回到了当下。
“我这次去学习,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一个‘稳’字。”
“明州现在的大局是好的,势头也不错。但越是在这种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越是要警惕各种风险。发展是硬道理,但稳定是硬任务,是压倒一切的基石。”
张林立刻领会:
“郑书记,我明白您的意思。您放心,我一定把握好这个度,不会冒进,也不会懈怠,确保各项工作平稳过渡。”
“嗯,你办事,我放心。”
郑仪赞许地点点头,随即,他将话题引向了一个更具战略性的层面。
“除了稳定,还有一件事,我想跟你提前通个气。”
“政研室那边,根据省委徐书记的指示精神,正在研究一个关于设立‘明州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初步构想。”
“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
张林的眼神瞬间变得专注起来。
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词的分量。
这绝不是普通的工作创新,而是蕴含巨大政治能量和政绩空间的战略举措!
郑仪将徐书记的期望和自己的一些初步思考,向张林做了简要介绍。
他没有说得太细,但核心意思表达得很清楚:
这是省委高度重视、希望明州能在“十五五”期间探索出经验的重要任务,其成功与否,不仅关乎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