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他轻描淡写地解释了一句,然后目光落在郑浩脸上,带着认真的询问:
“怎么样,这三个月?在县里还适应吗?都干了些什么?”
终于还是问到了这个问题。
郑浩的心微微紧了一下。
他看了看哥哥,又看了看旁边面带微笑、眼神却透着审视意味的陈默。
他知道,自己不能撒谎,也不能夸大。
在这两位久经沙场的老江湖面前,任何不实之词都会显得幼稚可笑。
他深吸一口气,尽量用平实的语言,把这三个月来的经历,简要地说了一遍。
从刚到时在老旧小区改造办公室跑腿打杂,跟着王主任、李副主任下社区调解矛盾;
到被马副局长借调到局办公室,开始接触一些材料撰写和企业对接,包括那次让他倍感煎熬的酒局;
再到独立处理吴家那个“钉子户”的拆迁协调,如何发现吴成的困难,如何一次次跑残联碰壁,如何最终通过真诚打动吴家,让他们自愿签字;
也包括他观察到的一些基层现象,比如残联的人浮于事,马副局长那套“草台班子”理论,以及他内心因此产生的困惑和挣扎……
他没有添油加醋,也没有刻意诉苦,只是陈述事实。
但说到最后,尤其是提到自己处理的都是一些“小事”、“杂事”,为了一个残疾人的工作认定跑断腿,最终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谈不上多高明时,他的语气里还是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窘迫和……自我怀疑。
他觉得,在哥哥和陈总这样动辄决策亿级项目、谋划城市发展大局的人面前,自己这三个月忙活的这些鸡毛蒜皮,实在是……微不足道,甚至有点拿不出手。
他微微低着头,声音也越来越小:
“……差不多就这些了。都是一些基层的具体事,没什么……没什么大不了的。”
说完,他偷偷抬眼看了看哥哥。
郑仪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既没有失望,也没有鼓励,只是静静地听着。
旁边的陈默,也只是微微颔首,看不出喜怒。
这种沉默,让郑浩更加不安。
他感觉自己像是个交了一份平庸答卷的学生,在等待老师的评判。
就在郑浩几乎要忍不住开口为自己辩解几句的时候,郑仪终于说话了。
他的声音很平稳,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小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