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语气轻松:“走吧,我有一些日元。”
吴垒脸上闪过一丝诧异,甚至有点怀疑这小子是不是为了在美女面前充面子硬撑。
看着两人将信将疑的表情,许成军还是解释了一句:“别瞎想。我和岩波书店签《红绸》的日文版权时,他们预支了一部分日元给我,算是作者的活动经费。”
宋梁溪的大眼睛瞬间亮了。
吴垒则有些不好意思地搓搓手:“这…这多不好意思,日本消费太高了,看这灯红酒绿的架势,我一年工资恐怕都不够这一晚上造的。”
许成军一把揽住他的肩膀,爽朗笑道:“走了,垒哥!甭客气,回头到了BJ,你带我吃卤煮、炒肝儿,找补回来!”
俩人也不是扭捏的住。
三人绕过赤坂通主干道,拐进了一片名为“赤坂七丁目”的区域。这里狭窄的巷弄两旁,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各式各样的居酒屋,暖帘(のれん)在夜风中轻轻摆动,散发出浓厚的、属于东京上班族的夜生活气息。
许成军观察了一下,选了一家门口人气最旺、传出阵阵欢声笑语的店铺。
一掀开暖帘,一股混合着烤物香气、酱油味和烟草气息的热浪便扑面而来。
“いらっしゃいませ!(欢迎光临!)”穿着半缠(はんてん,日式短外衣)的店员中气十足地招呼着。
店内空间不大,灯光昏黄温暖,木质吧台和榻榻米小座几乎坐满了人。大多是刚下班的男性职员,领带松开,面色微红,正大声谈笑或与同伴碰杯。
墙壁上贴满了手写的菜单和泛黄的宣传画,老旧的电视机正播放着晚间新闻,背景音是略显沧桑的演歌旋律。
整个空间充满了喧嚣而真实的烟火气。
有吴垒这个懂日语的在,点菜方便了很多。
许成军看着墙上密密麻麻的菜单,挑了几样极具代表性的日式小吃:
焼き鸟、刺身盛り合わせ、たこわさ(芥末章鱼)、えび天ぷら(炸虾天妇罗)、だし巻き玉子(日式鸡蛋卷)
许成军还要了一壶「獭祭」。
违反认知的是,獭祭现在还是普通清酒,品牌虽历史悠久,但80年代其“磨き二割三分”等高端产品线尚未推出,价格适中。
本想着和吴垒小酌。
没想到宋梁溪竟也巾帼不让须眉,给自己也倒了一杯。
三人就着美食,话题也渐渐打开。
从日本街头看到的汽车、电器聊到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