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绍虞、孔贞运等人本来想借由这次会议在废除科举一事上再作一搏的,虽然孟绍虞已经被黄立极提醒,但他是礼部尚书,又不是黄立极的傀儡,两个人说穿了只是政治盟友。
黄立极先前为了迎合魏忠贤,后来又全面倒向小天子,他的政治投机固然得到了巨大的权势,但不可避免的也产生了无数政敌。
孟绍虞是他维持自身致仕后体面的继承人,有点像徐阶交棒张居正,但无论张居正还是如今的孟绍虞,他们其实都有自身的政治主张。
孟绍虞内心深处是鄙视黄立极抄家治国的,他的政治主张更倾向于以南济北,消泯党争,所以他虽然接近黄立极,但并不是真正的阉党,只是要依靠黄立极的扶持而已。
当然,孟绍虞不知道,在原本历史上,在众正盈朝的时代,他最后也一样被打成阉党,黯然下台,直到大明结束,也再未被启用。
如今的孟绍虞资历够了,但也有个巨大的缺陷,他和小皇帝几乎没有交集。朱慈炅虽幼也是实权皇帝,如果没有什么大变化,根本不可能选择他。
孟绍虞反对废除科举不是为了反对废除科举,而是要借这个议题,向朱慈炅展示他的眼光能力,吸引皇帝的注意力。
孔贞运倒是没有孟绍虞的雄心要角逐首辅之位,在他看来,他是接任张瑞图的最佳人选,因为他也是朱慈炅的老师。他只需要按部就班,不出什么大漏子,入阁基本上板上钉钉。
孔贞运比较注重的是维持与朝臣之间的关系,他需要口碑,需要仕林声望。小皇帝想要废除科举的声音一传出来,孔贞运就觉得这是他巨大的机会。
如果他能借助和朱慈炅的师生关系,说服朱慈炅收回这个荒诞的想法,那么他的影响力将直线上升,便是内阁也不敢小瞧他。
孔贞运当然也知道朱慈炅不是易与的主,要改变他想法也是一件困难的事。
他绞尽脑汁才想出一个“以拖待变”的策略,希望能够让朱慈炅暂缓实施,他为此准备了许久,如果没有阻力,他至少有八成把握。
可惜,两个人都有点做无用功了。朱慈炅对朝臣的掌控力超乎想象,会前演讲直接决定了会议议题,而且先声夺人,直接把孟绍虞和孔贞运打为“罪臣”。
这导致孔贞运直接哑巴,孟绍虞也不敢“顶风作案”。他俩不提科举之事,温体仁等人本来就是气氛组,更不可能站出来违逆皇帝。
他们想要启动这个议题唯一的指望就是内阁了,但黄立极的到来,内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