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册,午时前呈报!
仓曹,虑虒县借调的五千石豆种已至南仓,即刻点验入库,登记造册,不得有误!
工曹,匠造营新拨往五原的曲辕犁二百具,耧车五十架,巳时前必须装车完毕,由郡府派兵押运启程!
田曹,昭余泽东区新开引水渠三处,今日务必完成验收,绘图呈报!
集曹,严查城内粮商有无囤积居奇,哄抬粮价!
医曹,增派医工往各徙民点,预防春瘟!
法曹,昨日受理的案件纠纷,今日必须查明初审!都听明白了?”
“明白!”
众吏齐声应诺,声音在黎明前的寂静中格外清晰。
“散!”陈纪大手一挥。
队列瞬间有序而迅疾地散开。
吏员们脚步匆匆,奔向各自所属的衙署,库房,工坊或城外屯所。
整个郡守府在熹微的晨光中,开始了运转。
点卯,不仅是对出勤的约束,更是对吏员精神状态的鞭策。
不仅是他们,即便身为前将军府右长史,晋阳郡守的荀彧,此时也早早的起了开始了每日的办公。
郡守府正堂东侧,是荀彧处理机要的签押房。
室内陈设极为简朴,一桌,一椅,一书架,一待客方榻而已。
桌上文牍堆积如山,分门别类,摆放有序。
他早已端坐案后多时。
摊开的是一份又一份紧要的公文。
荀彧看得极快,眼神专注,修长的手指不时在关键数据上轻轻点过。
他提笔蘸墨,在一份关于请求增拨五原郡优质铁料的公文上批下。
【着仓曹核实府库铁料储备,若富足,按工曹所请七成拨付,余三成,待其提交上月蒸汽锤冷凝管数次爆裂事故详析报告后再议。
若府库紧缺,批三成,余七成后续批复。】
批语简洁,清晰明了,既满足了生产急需,又对质量事故追责留有余地。
一份一份的公文批改,他就宛如当初的韩暨那样,得不到丝毫的闲暇。
桌案上的公文降下去一层,很快又填补上来几层。
就这么一直忙到了晌午。
陈纪敲门而入,拱手道:“长史。”
“元方何事?”荀彧抬眼看了一眼陈纪,笔却没有丝毫要停的迹象。
陈纪近前几步,脸上带着些许怀疑又有些不敢置信的表情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