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能伤。”
“古往今来,儒释道三教百家,其实都有共通的道理……”
谢灵心引经据典,儒释道三教信手拈来,却忽然看到陈锦心双目茫茫。
不是呆,而是陷入了一种近似于“无”的空洞。
周身毛孔透出一缕缕晦涩气机。
头顶天门隐隐有神光透出,如云似雾。
谢灵心:“……”
啥玩意儿?
这就悟道了?
我说的话!
我说的!
我还没悟呢!
心中狂吼。
却是一直注视着陈锦心的动静。
一是怕出岔子,二也是陈锦心此时周身迸发的气机,也令他隐有所得。
这是近距离观看一个人的“道”的机会。
对“得道”之人来说,稍有差池,就是道断之险。
对看的人来说,却是得道机缘。
不是极其亲近、信任,根本不可能。
不过,虽渐渐醉心道韵气机之中,他也发现,陈锦心天门那团神光,似乎遇到阻碍,欲透难透。
始终有一层阻隔,虽薄如一线,却难以冲破。
谢灵心想着,她是因自己所说而悟道,那这机缘必然是与自己说的内容有关。
便仔细回想刚才吹的牛比。
他自己一样是在刚刚的“温故知新”中大有斩获,所以回顾起来,倒也容易。
而且,更加迸发灵机。
也不知是巧合,还是一种水到渠成。
想到记忆中一首歌诀,正好尽述其中道理,更隐隐指出明路。
灵机一至,自然而发,便以膝作节,打起拍来,吟唱起来:
“这皮囊,多窒碍,与我灵台为患害。”
“细思量,真难耐,招引群魔难禁戒。”
“滋生五鬼及三尸,长养八邪并六害。”
“堕三途,沉六趣,盖为皮囊教我做。”
“如今识汝是冤家,所以教予生厌恶!”
“问明师,求便路,得法方能自回互。”
“只为生从爱欲来,欲心数尽无来去。”
“断欲心,要坚固,休恋皮囊自失误。”
“内隐一颗大神珠,昼夜光明常显露。”
“忽尔心中解悟明,皮囊变作明珠库。”
“放光明,遍法界,内外相通无挂碍。”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