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筋疲力尽,但却一无所获。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云南方面。
坐镇昆明的李自成接到命令后,并未像邵勇一样盲目撒网。
他思索良久,决定先去拜访一个人——黔国公沐天波。
沐氏镇守云南两百余年,对当地风土人情了如指掌,此事问他最为稳妥。
很快,他便带着人敲响了黔国公府的大门。
现在的沐天波,虽然保住了地位和府邸,但手上却早已没了军政大权。
他几乎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整日闭门不出,只知道赏花遛鸟。
当李自成见到沐天波时,甚至还被吓了一跳。
十九岁正该是昂扬向上的年级,但沐天波却是一副老态龙钟,死气沉沉的模样。
李自成宽慰了他两句,随后便将江瀚的令旨递了过去,请求他帮忙。
沐天波接过,粗略一扫,感到十分诧异:
“找牛?”
“乡间农家,不到处都是牛吗?何必如此兴师动众?”
李自成随即解释道:
“王上有令,要找的并非寻常耕牛,而是专门找批量饲养,或者是专门用于取奶的牛群。”
“据说是为了防止痘疮,太医院需要制备什么疫苗。”
“批量饲养?产奶的牛群?”
沐天波喃喃重复着,陷入了沉思。
突然他眼前一亮,抬起头回道:
“我想起来了!”
“云南还真有这种地方!”
李自成连忙追问:
“在哪儿?”
“大理邓川!”
沐天波肯定道,
“我记得很清楚,邓川的土司部落,时常向国公府进贡一种名为‘乳扇’的奶制品。”
“其色白似扇,味道略酸,是以牛乳炼制而成。”
“邓川土司养牛取奶,自成规模。”
沐天波所说的邓川土司,就是今天大理北部,洱源县境内的白族村庄。
自汉朝以来,当地的白族居民便饲养了一种特殊的牛种,叫做邓川牛。
而邓川牛,也是中国唯一乳用的黄牛品种。
此牛适应坝区环境,泌乳期较长,产奶量相对较高。
白族人民利用其乳汁,创造出了独特的“乳扇”制作工艺。
所谓乳扇,就是将鲜奶发酵、加热、拉扯、晾晒而成的乳制品,也是云南极具特色的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