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打听才知道,这帮农户的地租仅有区区五成。
这可把龚卫华等人气得直拍大腿,外面的税早就收到了七八成,这四川的贼寇怎么反倒搞起了减租?
白花花的银子,竟然就这么分给了穷人?
而在途经一些税卡时,龚卫华还能见到百姓们井然有序的排队纳粮,与税吏交谈更是神态自若,全然不像外界的百姓一般,见到官差个个畏之如虎。
通过有限交流和观察,龚卫华隐约了解到,贼寇在四川正在大规模实行一种名为“营庄”的体系。
这些营庄里的土地,大多是从各地官绅富户们手里抄没所得,由官府直接控制,雇佣百姓或安排军属统一耕种。
营庄的出产,除了留下必要的口粮和种子,大部分都作为赋税直接上缴官府。
由于管理相对集中,且免去了中间层层盘剥,其征税效率极高,提供了稳定而充足的粮饷来源。
看着这番生机勃勃的景象,再回想起中原乃至京畿之地的凋敝与混乱,龚卫华一行人是越看越心惊胆颤。
他本以为那江瀚只是个实力强些的贼头子罢了,可如今看来,其人或者其麾下,不乏有治政理民之才。
就在使团一行人还在赶路时,江瀚此时已经接到了邓阳传来的密信。
他立刻召集麾下文武心腹,商议此事。
承运殿内,江瀚高坐其上,赵胜、曹二、黑子、李自成等人尽数到场。
将邓阳的密信传阅众人,他开门见山地问道:
“朝廷竟然派人来议和了,诸位怎么看?”
赵胜想了想,率先开口道:
“王上,和谈或许是件好事。”
“如果能达成协议,哪怕只是暂时的,咱们就能把保宁府、以及夔州府的守军,撤出一部分来。”
“如今李参将正在筹备攻取云南,正缺兵力,要是能补充过去,必定能加快其进程。”
目前,四川主要有四大兵团,分别驻守于成都府、保宁府、夔州府以及四川行都司。
成都府是江瀚的中军主力,负责拱卫都城,充当后备兵力,自然不必多说。
其中保宁府和夔州府等地,则是驻扎了不少兵马,用以防备明军。
董二柱坐镇保宁府剑州,统领一万三千余人,负责看守金牛、米仓、荔枝三道;
而李老歪则坐镇夔州府,领兵五千,负责防备湖广明军。
而相比之下,四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