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万无一失!”
说罢,他躬身行礼,准备下去安排铸币坊的筹建事宜。
“等等。”
江瀚看着柴宇的背影,突然又开口叫住了他。
柴宇当即愣在了原地,有些不明所以。
江瀚看着他,询问道:
“你们工部下属,负责造纸的作坊,现任作头是谁?”
柴宇略一思索,立刻回应道:
“回王上,纸坊的作头姓罗,叫罗启元。”
“王上您找他有事?”
江瀚点点头,
“嗯,没错。”
“如今金属货币有了着落,我打算尝试印制一批纸币出来。”
“你回去后,立刻把这个罗启元给我找来。”
听了“纸币”二字,柴宇心头猛地一跳,差点开口劝阻。
纸币?
莫非是……宝钞?
宝钞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啊,王上怎么会突然想起要印制纸币了?
柴宇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担忧,但他也不敢多说什么,毕竟王上深谋远虑,还轮不到他一个匠人来指手画脚。
其实对于纸币一事,江瀚内心早有考量。
纸币作为更加便捷的货币形态,未来是一定要发行的,这关乎经济主权和金融效率。
只不过江瀚深知其中利害,绝不会像明廷那样鲁莽。
他打算先在小范围、特定领域内谨慎试行。
江瀚的初步构想,是采用粮票、布票,这类具有实物锚定的凭证形式,先印制一批纸币出来。
这些粮票、布票先在官府内部发行,可以作为俸禄的一部分,发放给麾下的主要文武。
主要目的,就是使其在可控的体系内循环,逐步建立信用,积累管理经验。
江瀚之所以要推动货币改革,乃至最终发行信用货币,是有其深层原因的。
如今大明的货币体系,主要是白银,极其依赖外部输入。
而这也是明末经济崩溃、社会动荡的关键诱因之一。
这种白银依赖的本质,其实是大明丧失了货币主权。
明朝自身白银产量极低,高达半数以上的白银,都需要从海外输入。
这种脆弱的货币基础,一旦外部供给出现问题,便会引发一系列致命的连锁反应。
自从一条鞭法改革后,大明的税收高度依赖白银。
而在明末这个时间段,全球白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