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道了。
他们也不管前头的王来聘,当即停下了脚步,开始哄抢地上的金银绸缎。
不少官兵,为了争夺一匹绸缎,几锭银子,甚至当场就撕打了起来。
而这一切,王来聘都不清楚。
他早就带着骑兵一骑绝尘,追着贼首到了栗树坪外。
面前就是狭窄的隘口,和两旁幽深的密林。
王来聘的亲兵队长见状,连忙上前劝阻:
“将军!不能再追了!”
“此处地势险要,小心贼人有诈!”
可此时的王来聘,早就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哪能眼睁睁地看着军功溜走?
于是他转头怒喝道:
“一群残兵败将,能有什么埋伏?”
“咱们一百多精骑,难道还怕他不成?”
“再敢多言,扰乱军心,本将定斩不赦!”
说罢,他再不理会亲兵的劝告,一头扎进了高迎祥精心设置的包围圈里。
王来聘这个人,自幼家境贫寒,常受人奚落。
从军之前,他就是一介白身,没有任何官职,更无半点正式的军事经验。
直到考上了武状元,崇祯才力排众议,连升王来聘十四级,强行把他提到了副总兵的位置上。
朱由检的本意,是想在军中培植自己的嫡系。
可这,自然也引起了军中其他将领的不满。
明末时期,能打的将领可不少。
几乎所有人,都是用自己鲜血和汗水,在和蒙鞑东虏真刀真枪的拼杀中,一步一步爬上来的。
即便是像左光先、艾万年这种将门出身的武人,也都是从最底层积累军功,慢慢升上来的。
可如今,就是这么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武夫,仅靠着一身蛮力考上了武状元,入了皇帝的眼,就能摇身一变,与他们平起平坐,甚至官至副总兵。
这让他们怎么服气?
就算是文状元,也不可能上来就当个部堂级别的重臣吧?
带兵打仗,难道光看个人的武艺吗?
堂堂一个蓟州副总兵,在上任之前,竟然连一场正经的仗都没打过,说出去恐怕惹人耻笑。
这件事说到底,其实还是朱由检的老毛病犯了,急着在军中培植嫡系,根本没考虑过其他问题。
但下面的官将们,可不敢把这个锅扣到皇帝的头上。
于是,他们只能抱团排挤王来聘,称其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