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这点有人跟我说过,他说互联网吸纳过去的资金,耐心很有限,可能也就那么一两周的时间。”
“是的,在这一两周的时间,你必须要做出一定的成绩,最基础的就是跑赢大盘。那么,咱们就假设你凭借自身的影响力,弄到了十个亿……”
“嗯。”
颜理其实感觉十个亿有点多了,即便三四百万粉丝,能吸引来三五个亿资金,就已经算很厉害了。
电话那边又说道:“我这边掌握的数据很多,我也不跟你按照一周两周算了,就给你按照一个月来算吧。国内公募基金总共有157家,发行的基金产品总共有九千四百五十二支,按照每年分成十二个月份来算,那么这些产品,总共就拥有十一万个月数据……你知道月数据跑赢大盘的,总共有多少吗?
1442,总共只有一千多个数据,能够拥有跑赢大盘的实力。这意味着什么,你知道吗?这意味着七支基金产品放在一块,才会出现一只基金在一年的某一个月跑赢大盘。
这样一算,你一只基金想要在当月跑赢大盘,概率是多少呢?八十四分之一。
这可是十一万份数据跑出来的结果,你应该知道这么大的数据,结果已经无限接近于真实了。
当然,我知道你可能会说私募,私募的数据公开的并不多,但肯定会比公募好一些。可私募的好,是建立在其他手段的基础上的,那里面不仅仅是钱,还有很多血。
继续之前的话题,国内的分析师有多少?国内从事金融的人数不少,有六百多万,但是公募基金的分析师数量,加起来只有十二万八千人。
公募基金的分析师,水货确实多,但真正厉害的也不少,能拿到千万年薪的,就有接近两百人,百万年薪的有六千多个。这样一对比,你就应该能看出来,哪怕是拿到千万年薪的分析师,也不敢保证自己能在当月跑赢大盘。人家背后是什么样的团队,你这边是什么样的团队?他们的团队配置,一个月就要一两个亿。
你觉得你的分析师,能做到这一步吗?
我可以姑且算你能做到,那么想要更进一步,把资金做到二十亿,三十亿,肯定还需要拿出更加优秀的业绩吧?比如……连续两个月跑赢大盘?这样的话,你的几率是多少呢?
再假设一下,假设你的分析师是公募基金千万年薪级别的,咱们就把他们管理的基金数据拿出来……差不多是八百多支基金,按照月来划分,总共算作一千份数据,一年能在某一个月跑赢大盘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