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头。
“然而,阳明此法若是良方,国家又岂能颓唐至此!”
殿中无论是理学派还是心学派,却都已不在乎这明显带着贬义的评价。
他们只想知道那最终的答案!
朱由检说罢,转身,一步一步,重新走回御阶之上。
所有人的目光,都追随着他。
他再次站定,俯视着殿中这些大明最顶尖的头脑,声音变得前所未有的认真与严肃。
“所以,为何孔子取仁,为何古文替代今文,为何程朱取理,为何阳明取心?”
“归根到底,不过一句话而已!”
他猛地提高了声调,目光灼灼,如利剑出鞘!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问题!而历代先贤,正是穷其一生,去尝试回答各自时代的问题!”
“读史当有神交千古之想,更要有洞察时弊之心!”
“朕所求,从来不是对错,从来就只是一个‘为何’而已!”
“而若有今日之新圣,欲致此世之至善,则必先回答朕今日之问!”
他向前一步,龙袍鼓荡,声如雷霆!
“此问即为……”
“——今日之大明,其真正问题又是什么!”
新圣!
此世之至善!
这段话,如同一颗火星,瞬间点燃了整个文华殿!
殿中积蓄已久的热血与激情,在这一刻,彻底爆发!
“陛下!”
“臣……”
“天下之大弊在……”
几乎是同一时间,底下便有十数人猛地抢出队列,争先恐后,拱手欲言。
整个大殿乱成了一锅粥,各种声音互相掩盖,再无半分朝堂的肃穆。
站在一旁的王祚远,此刻才从巨大的震撼中回过神来。
他看着眼前这几乎失控的场面,急得满头大汗,连忙大声呵斥道:“肃静!肃静!殿前失仪,成何体统!”
他连喊了好几声,殿内才逐渐安静下来。
然而,那些出列的官员,却一个个梗着脖子,满脸通红,谁也不肯退回队列,依旧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王祚远这才回身,对着朱由检行礼:“陛下,诸位翰林心忧国事,一时忘我,还请陛下恕罪。”
朱由检却笑着摇了摇头。
“众卿之失态,是爱朕,亦是爱我大明,朕心甚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