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想到,这庶弟如今竟这般无耻,阿谀之言信口就来,简直令人作呕。
贾政笑道:“说的好,你有这番用心,便是极好的,昨晚我考较你几句,虽入监尚短,气宇言辞已有长进。”
贾政看向宝玉,见他脸色苍白,目光游移,神情局促,脸色无慷慨之情,举止无洒脱之形,一副畏缩之态。
皱眉问道:“宝玉,你呢?”
宝玉憋了半天,战战兢兢说道:“儿子也会用心读书,将来给……给家门争光。”
这话才刚说完,腹中翻江倒海,几乎忍不住想狂呕,只是父亲贾政当面,憋死他都没这胆量。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贾政如何看不出贾环向学炙热,宝玉依旧言不由衷,心中不由更添失望。
只是今日是府中遇上大喜事,实在不是训斥儿子的时候,他只是微哼了一声,便去内院报喜。
……
荣国府,荣庆堂。
二刻钟之前,贾母刚让人给贾政传话,二门外林之孝便来传话,说礼部派出官员传信,宫中正点入府传旨。
贾母听了满脸笑容,道贺的各家勋贵主妇,纷纷向贾母道喜,贾母又命鸳鸯去二门口候着,尽快传回消息。
过去不到盏茶功夫,鸳鸯便满脸喜气回来,笑道:“老太太大喜,宫里来了明黄銮驾车马,宣召排场可大了。
兵部尚书顾大人宣旨,副总管郭公公陪同,琮三爷不仅封了副帅都督,还升正四品司衙监正,加工部侍郎衔。”
鸳鸯不太懂官制,但记性甚好,口齿伶俐,妙音清脆,虽不至于倒背圣旨内容,却将最要紧的说的一清二楚。
鸳鸯话音刚落,堂中本坐一半贵妇,群雌粥粥,话语嘈杂,听到消息,瞬间陷入怪异的宁静,几乎落针可闻。
片刻之后,忠靖侯李氏笑道:“姑太太好福气,贾家出了个十六岁正四品,堂堂侍郎官,戏文上都不敢这么唱。
贾家先祖福泽深厚,有琮哥儿这等麒麟子,文能金榜题名,名列翰林,武能冲锋陷阵,统领万军,当真了不起。”
城阳侯徐氏笑道:“老太太,我听的可嫉妒死了,我们刘家怎就养不出这等子弟,老太太这福气我实在修不来的。
去年府上刚出了十五翰林学士,今年又出了十六四品高官,这明年可不知再出什么喜事,想想都觉琮哥儿了不得。”
…………
迎春、黛玉、探春等姊妹听了消息,笑颜逐开,欢喜不尽,惜春更是大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