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过世,贾琮尚未崛起的年头,陈翼依旧身居高位,齐国公府的人望和威势,甚至有后来居上之势。
在场的许多早朝武官勋贵,皆和齐国公府有交往牵扯,听到大理寺当庭爆出这等消息,所有武官默契的集体失声。
这时候哪个武将还敢多嘴,岂不是要自惹嫌疑,即便牛继宗、柳芳等与齐国公府世代交好,也都理智的闭上嘴巴。
……
但在场的文官可不消停,许多人皆义愤填膺,纷纷出班上奏弹劾,齐国公陈翼治家无方,子弟泄露军机败军祸国。
都察院雍州道七品御史孙守正,慨然出班弹劾上书,陈翼治家不严,私德有亏,子弟悖逆,祸国殃民,罪不容诛。
残蒙侵占军囤,攻破宣府军镇,数万军民罹难,其祸源于陈瑞昌,陈翼何腆脸为伐蒙副帅都督,应着即革职查办。
孙守正极其大胆的弹劾,即便方才弹劾陈翼的文官,都有些不由自主的噤声。
因弹劾其过是应有之义,革除伐蒙军职涉军国大事,文官都不会轻易开口,圣上出言定夺才是,又何必牵扯太深。
但早朝文武官员都知,都察院孙守正是出名刺头,当初春闱舞弊的大案,便是此人弹劾戳破,结果闹得天翻地覆。
孙守正因此名声大噪,出名的敢说话,不怕死,什么娄子都敢捅,嘉昭帝特别嘉许,破格晋升,旁人都不敢惹他。
此时见他开口就放炮,许多文官都理智的闭嘴,只在旁边静观其变,让孙大胆先冲杀一番,他们看情形再做打算。
都察院左都御史周显扬、副都御史刘宇清,见孙守正出口成章,不怕事大,都不由自主大皱眉头,各自都觉头痛。
这次齐国公府如果不倒,必定要和都察院结下死仇,但圣上此时让大理寺当庭揭开此事,其中意思还不够明显吗?
孙守正看似个愣头青,但真不是个傻瓜,怪不得能被圣上看中,周显扬和刘宇清对视一眼,也各自出班附议弹劾。
在朝文武百官见都察院倾巢而出,弹劾奏请罢黜齐国公陈翼军职,金銮御座上的嘉昭帝虽沉吟不语,却毫无异言。
能上早朝听政的文武官员,都是官场仕途翘楚,哪个都不是傻子,此时谁还看不出上意圣心何在,可都是白混了。
于是很快便有文武官员,三三两两,先后出班附议都察院弹劾,早朝风云形势出奇的一致,源流共脉,和光同尘。
……
但是这些之后出班附议的文武官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