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立业就在眼前。
此次伐蒙之战,源于军囤失秘被夺,薛蟠乃是他同辈兄弟,偏生牵扯军囤泄密案,其中隐有深危。
如出于家门姻亲之谊,要让他出面转圜求情,朝野必定要生出妄言,圣上和百官做何感想。
在下多有耳闻,贾大人与玉章虽是叔侄,情同父子,一直对玉章扶持有加,他方有今日功业。
大人为官多年,深知官场奥秘,玉章如涉此事,必定遭人诟病,圣上向来对他倚重。
倘若圣眷因此受损,只怕难以覆水重收,玉章数年肝胆为国,可都要付之东流。”
……
贾政虽性子迂直,但身为荣国府嫡子,受权贵门第熏陶,却绝不是愚笨之人。
杨宏斌话语明确,他是在告诫自己,贾家如因姻亲情谊,想为薛蟠周旋奔走。
此事不可牵扯贾琮,因他身为伐蒙将领,如牵扯军囤泄密案,一旦招致非议,圣眷受损,得不偿失。
可是贾薛两家世代姻亲,难道真能袖手旁观,贾家最有权势便是贾琮,除了他之外,谁还能救薛蟠?
杨宏斌见贾政神情窘迫,哪猜不到他心中所想。
其实他深知贾琮为人,不说如今正出征在外,即便他人在神京,多半也不会沾惹此事。
不仅因薛蟠是二房亲眷,与大房并无实在亲缘,贾琮必不会轻易介入。
更因杨宏斌熟悉贾琮才智,以他的城府思虑,审时度势之下,也绝不会轻易招惹。
杨宏斌说这番话,不过是就事论事,在贾政心中落下话头,其实是心中另有担忧。
那便是贾政和贾琮的特殊关系,贾琮是明智通达之人,但并不是一个无情之人……
……
杨宏斌继续说道:“在下曾耳闻,贾雨村已与贾家联宗,他与荣国府已生渊源。
此人也是科举出身,官至四品高位,不知珍惜仕途,敢行枉法之举,心术性情难料。
冯渊案一旦重审,后事如何延展,是否会节外生枝,着实难以意料,贾大人需谨慎。”
贾政一听这话,心中凛然,当初在荣庆堂中,贾琮曾说过贾雨村恶行。
英莲是他恩人之女,当时他已知晓内情,但他为奉承贾家,却暗中隐瞒此事,任由英莲流落为奴。
此人性情奸恶,寡廉鲜耻,忘恩负义,可见一般,他若获罪,为了自保,可不知会做出什么事……
贾政想起此节,心中已是战栗冰冷,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