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则是在回忆前世宝矿力水特、佳得乐以及补水啦几款电解质水的核心配方框架。
他不能直接说出具体比例,但可以给出方向和关键成分。
“我查过一些生理学和运动医学的资料,”他谨慎地选择用词,尽量避免过于定性,“核心是模拟人体汗液的电解质成分,但浓度要略低于汗液,以保证快速吸收。
关键成分应该包括氯化钠、氯化钾,可能还需要少量的钙和镁。
糖分需要一些,但不是为了能量,是为了促进肠道对水和电解质的吸收,最好用葡萄糖,吸收最快。”
周志远拿过笔记本记录,边写边说:“钠、钾、葡萄糖这个思路非常科学!
浓度低于汗液,保证吸收效率!口感确实是个大问题,既要含有这些电解质和糖,还得让人愿意喝,不能像喝药水。”
“这就是研发的难点了。”陈秉文点点头,“所以,这个项目,我想用一种更‘笨’但可能更有效的方法。”
“什么方法?”
“人体实测。”陈秉文说道,“实验室里可以做出无数个符合理论数据的配方,但哪个最有效、口感最能被接受,最终要靠人喝下去才知道。
我们公司现在有这么多工人,尤其是仓库的员工,每天搬运大量的产品水分流失很多,可以请他们饮用测试产品,记录身体反应和主观感受。
如果员工不情愿,也可以适当给点补贴鼓励。”
周志远眼睛一亮:“这是个好办法!理论数据是基础,但最终效果必须经过人体验证。
我们可以组织一个测试小组,定期进行运动测试,用不同的配方样本进行对比。”
“对。这件事你牵头,成立一个新的项目小组,专门攻关这个‘电解质补充饮料’。”
陈秉文拍板决定道,“需要医学方面的支持,就去联系港岛大学医学院或者浸信会医院的专家,聘请他们做顾问。”
周志远点点头,“好,我先组织人手把理论框架和基础配方做出来。”
陈秉文补充道:“研发预算单独申请,需要多少直接报给方总监,我跟他打过招呼了。
这个产品,值得我们投入。”
离开前,陈秉文想起一事,问道:“对了,周教授,功能口香糖和能量棒的专利,申请都顺利吗?”
周志远回过神,连忙答道:“顺利!口香糖的微胶囊包埋技术和能量棒的成分配比专利,都已经在美国、日本和主要欧洲国家提交了申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