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盖子好像更好开了’,‘不用担心拧不开或者弄伤手了’。
虽然这并非他们选择可口可乐的首要原因,但确实是一个被频繁提及的‘小优点’。”
罗伯特听得目瞪口呆:“瓶盖.更好开了?就因为这个?”
他感到无比荒谬。
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缠斗百年,投入亿万资金在品牌、口味、渠道、广告上,难道最终决胜的关键,竟是一个小小的瓶盖的开启体验?
“如果只是零星反馈,我们可以认为是偶然。”马克表情严肃起来,“但数据交叉验证显示,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
而且,我们对比了同期百事可乐的消费者反馈。”
他顿了顿,声音有些低沉:“百事可乐瓶盖‘难拧’、‘滑手’、‘需要借助工具或毛巾’的抱怨率,同比上升了15%。”
他的话让办公室里陷入一片沉默。
罗伯特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在饮料行业,尤其是碳酸饮料这种高度同质化的市场,任何微小的用户体验改善,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瓶盖开启的便捷性,看似微不足道,却直接关系到消费者每一次使用的便利性和愉悦感。
日积月累,足以潜移默化地改变消费习惯。
“查!”罗伯特猛地站起身,“立刻给我查!可口可乐的瓶盖到底做了什么改进?
供应商是谁?
技术来源是哪里?
为什么我们毫无所知?”
调查方向一旦明确,效率顿时大大提高。
很快,一个名字浮出水面。
当马克将一份写着“陈记食品有限公司”和“菱形防滑瓶盖专利”的简短报告放在罗伯特桌上时,罗伯特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难看。
“陈记?港岛那家小公司?”罗伯特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的这句话。
他想起来了。
去年底,确实有一家名为“陈记”的港岛公司,拥有一种能改善瓶盖开启体验的专利技术。
当时,国际部副总裁还专门去港岛就专利授权进行了谈判,后来因为那家“陈记”的港岛公司,要百事可乐开放销售渠道用以销售他们的产品,被总部拒绝。
当时还有高管开玩笑说:“一家港岛的不知名公司,居然想使用我们的销售渠道?
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然而,现实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