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印了,甚至还可以有所保留……”
想着想着,他思绪一转,落于那涉及“道衍真文”的第二段上。
“按那老儿的说法,修士参玄问道,一旦修行到了某个境界,便会滋生出‘道衍真文’,这真文该是与转生轮回有关,又或者与冥土关联,甚至许多飞升的修士,会留下自身的道衍真文,流传世间,后人若能参悟,便可获得机缘!”
“但他没有说明,什么境界才能滋生道衍真文,不过既然提到了是飞升修士所留,那境界自是极为高深的。而且,一些玄门真解也提到过,元婴、法相之后,境界越发玄奇,不光是提及名姓会被感应,甚至知晓对应境界细节,都会影响心智、侵染意志,所以相关的功法记载,往往难以流传,知之甚少。”
这般想着,陈清将这两句话的关键提炼出来。
“这两句话,一个着眼于时代大势,是宏大叙事;一个落脚于个人境界,只是涉及的境界高深,两者既然对仗,或许还藏有更深玄机。”
想了想,他摇摇头,并不强求理解。
“知其然,暂不必知其所以然。但在那于印处,用来交换太元仙帝的遗迹情报,该是绰绰有余了。”
陈清心念既定,便不再纠缠,但除此之外,尚有其他需要注意之处。
“参玄公身份不低,又诚心想要邀我入其药宗,理应不会信口开河,其解释这两句语句后,又特意强调,说记录此偈之载体,往往不是凡物!一般的载体是无法记录这句话的,否则没多久,就会消失不见,那于印是在什么载体上看到的呢?”
想到这,陈清眉头渐皱,忆及于印曾说乃翻阅古籍所得。
“他看得那篇古籍,恐怕并不简单,我当问询一二!”
思绪既定,思虑无碍,他立刻屏息凝神,意沉冥冥,跨越无尽虚空,降临而去。
就在陈清沉念降临的同时,亦有事生。
却说东灵洲极南处,有一妙境,名曰杏花村。
此村非是凡俗村落,实乃东灵三十三大门之一,醉仙坊的山门所在。
但见村中处处老虬仙杏,落英缤纷,有溪流潺潺,淌的不是凡水,而是灵泉仙酿,酒香氤氲,凝而不散,弥漫天地。
寻常修士嗅上一口,也要神魂微醺,灵力自转,端的玄妙无比。
有赤膊力士拳印一捏,气血如炉,将百斤仙麦凌空蒸熟,麦香四溢;有彩衣女弟子纤指轻点,引动月华精粹,汇入玉桶中的晨露;更见修为高深者,口诵真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