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藤的,不是安慰,而是关东军司令部的严厉斥责。
“八嘎!你说土八路有三千人以上,怎么可能连踪迹都找不到?”
司令部的电报里满是怒火。
“从扫荡中发现的痕迹来看,这股土八路最多只有五六百人!
你居然谎报军情,还损失了大半个大队,你的指挥能力在哪里?”
鬼子扫荡时找到八路的痕迹来看,土八路的人数并不多。
五六百人和三千人以上留下的痕迹完全是两个等级。
鬼子在扫荡时,也从一些投降的汉奸和土匪口中得到了佐证,终于摸清了先遣队的真实兵力。
确实只有五六百人,大约一个营的规模。
这下,佐藤的“罪过”更重了:
派一个大队加两千多伪军,去围剿一支五六百人的部队,结果不仅没消灭对方,反而被对方消灭了大半兵力。
连大队长都被活捉,这简直是关东军的奇耻大辱(幸存的鬼子佐证)。
佐藤被骂得狗血淋头,差点被撤了职,最后只能灰头土脸地留在承德,再也不敢提“剿灭土八路”的事。
赤峰的战火暂时平息,视角回到在延安的陈铭处。
陈铭六月底从晋北出发,一路翻山越岭,大约七月十号抵达了延安。
刚到延安,他就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
道路两旁站满了人,有穿着军装的战士,有戴着眼镜的干部,还有提着篮子的老乡,个个脸上都带着笑容,朝着他挥手。
更让陈铭惊喜的是,他的老师居然亲自站在人群最前面,手里还拿着一条崭新的毛巾。
自从苍云岭之战负伤回延安养伤学习后,陈铭因为战事繁忙,回延安的次数屈指可数。
而这一次,他是带着“打下大同”的赫赫战功回来的。
大同可是日军重兵把守的军事重镇,能从鬼子手里把它夺下来,在整个根据地都是件大喜事。
现在的陈铭,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干部,而是根据地人人敬佩的英雄。
不知道有多少战士和同志,都想亲眼见见这位“能打硬仗”的指挥员。
陈铭受到了极高规格的接待。
住的是窑洞,吃的是白面馒头,每天都有干部来探望。
他心里清楚,这份待遇不是给“陈铭”个人的,而是给所有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奋斗的革命同志的。
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