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时像一把尖刀,防守时又如磐石,给独立支队的连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然而,独立支队的连队终究更胜一筹。
他们的配合默契到了极致,战术动作干净利落,火力运用精准高效,战场转移行云流水。
无论是极限行军中的坚韧,阵地构建时的迅速,还是攻防转换间的果断,都展现出了高出其他部队一截的整体素养。
最终,排名毫无悬念,前三名被独立支队的三个连队包揽。(篇幅有限,具体战斗过程省略)
观摩席上,赞叹声此起彼伏。
“精彩!真他娘的精彩!早知道咱们要输,可没想到输得这么干脆利落。”
一位兄弟部队的团长咂着嘴,又是佩服又是感慨。
“独立支队一个连打起来,这火力、这配合、这气势,感觉比老子手底下的一个营还凶!”
“谁说不是呢!”旁边一位参谋接话道。
“你看他们进攻时的交替掩护,层次分明,一点多余的动作都没有。”
“防守时阵地配置,那叫一个刁钻,火力交叉得天衣无缝。这样的部队,难怪能把小鬼子打得找不着北!”
就连旅长也抚着下巴,眼中既有欣慰也带着深深的思索,他对身旁的参谋感叹道:
“陈铭这小子,带兵真有一套邪的。”
“老子照着他送来的训练大纲,弹药可劲造,挑的也是好苗子,练出来的兵确实不赖,可一拉到这儿比划,怎么就总觉得差了点味儿呢?到底是差在哪儿了?”
旅长确实下了血本。
靠着陈铭上缴的丰厚“家底”,他手头宽裕了很多。
特意抽调精锐,完全参照独立支队的训练模式和弹药消耗标准,硬是喂出了一支标杆连队。
这支连队战斗力提升显著,远超普通部队。
可一旦与独立支队的连队同场竞技,无论是在战术灵活性、战场适应力,还是在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上,总是被全面压制。
旅长百思不得其解,训练量一样,装备水平甚至更好,战斗经验也差不多丰富,为何结果迥异?
最终,他只能将这种差距归结于一种无形的东西——军魂。
“独立支队是一支有军魂的部队。”旅长喃喃道。
“而陈铭,就是这军魂的铸造者。”
所谓军魂,并非玄学,它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信念,是哪怕身处绝境、敌众我寡,也坚信自己能撕裂敌人、夺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