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的去向。
想想当初收编丁伟和新一团,不就是靠着一批火炮和一个炮兵班的毕业学员,硬是从旅长手里“协调”过来的吗?
丁伟加一个整团都能搞定,何况是其他部队的几个尖子兵?
四分区的学习,培养出来的学员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经历过实战磨练,稍加适应就能成为各部队的骨干中坚。
每次临近毕业季,各部队的主官们就跟闻到花香的蜜蜂似的涌向四分区,使出浑身解数想提前预定人才。
僧多粥少,竞争激烈得很。
要不然,他陈铭凭什么能三番五次地从冀中根据地“协调”来那么多干部和技术骨干?
真当他脸大吗?还不是因为他在人才分配上有着关键的话语权,冀中那边也指望着能多分些人才过去壮大力量。
“嘿,也不知道以后李云龙、孔捷他们那批刺儿头干部去军事学院进修,会不会是老子审阅他们的毕业论文……”
陈铭脑子里忽然冒出个有点恶趣味的念头。
这可不是他瞎琢磨。以他陈铭现在的资历、赫赫战功,以及为全军培养输送大批骨干的贡献。
再让他自己回炉去军事学院当学员,和李云龙他们一起上课?
那不是开玩笑嘛!
一个已经指挥过大兵团作战、脑子里装着后世视野的高级将领,再去学基础军事理论?
怕不是到时候学的教材,都得是他自己参与编写的!那场面,想想就……嗯?
陈铭赶紧收住自己有点飘的思绪,现在想这个还早着呢,还有七八年时间。
他定了定神,继续在密密麻麻的队伍中穿梭,那双“识才”的眼睛,如同鹰隼般搜寻着下一个目标。
“好你个陈铭!老子在台上讲几句话的功夫,你小子就跑这儿‘挖宝’来了?!”
一个熟悉又带着火气的声音,如同炸雷般在他身后响起。
PS:因为身体原因,今天去了一趟医院,只能更新这点了,请一天假,明天补回来。
51985690
别让我更新啊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文学书院】 www.wxhqjs.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m.wxhqjs.net,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