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给丁伟,让他再次炸毁鬼子修建的临时桥梁,道路,拖延鬼子的撤退速度。”
陈铭下达了命令。
之前的时候,为了防止炮兵阵地被鬼子的火炮炮击,每次只能打几发就要立刻撤走,很难形成有效的战场支援。
可现在小鬼子要撤退了,按照日军人员撤退序列,指挥链(观测/通信兵)优先撤退,之后是炮兵,最后才是步兵。
眼下既然鬼子的步兵都开始撤退了,那就意味着鬼子的炮兵阵地也撤了,此时就能放心大胆的炮击鬼子。
随着反攻的开始,独立支队失去的阵地被夺回,撤退的鬼子也遭遇了猛烈的炮击,伤亡惨重。
一个已经展开了,进攻了半天的部队,想要顺利撤退没那么容易。
队形展开的时候,鬼子人数占优,陈铭很难取巧,只能硬碰硬的打防御战。
现在鬼子一撤退,阵型就会打乱,加上现在天已经黑了,就算鬼子打了照明弹,依旧给了陈铭很大的微操空间。
“各部,每十五分钟汇报一次。”陈铭下达了命令,将通信兵全部派了出去。
为了及时掌握各部队情况,陈铭要求各部队以排为单位,每十五分钟上报一次。
虽然脑海中的三维立体作战地图,可以清晰敏锐的察觉到战场上的情况。
但部队弹药情况,伤员转运情况,战斗力保持情况都不能通过地图得知。
或者说,利用有限的脑力去仔细探查这些信息付出与收获不对等。
随着反攻的不断进行,各部队如雪花般的汇报传回指挥部,陈铭根据地图以及各部队的汇报,大脑飞速的运转,不停的下达命令。
“命令三营一连一排,进攻左前方一百五十米处的小山坡,堵住掉队的鬼子小队。”
“命令二营一连,二连,向前突进咬住鬼子断后的队伍。”
“命令炮兵连,阵地前移三百米,于八分钟后向xx坐标打五发急速射。”
“命令天柱山阵地三营机枪排,阵地前移五十米。”
“.”
陈铭不停的微操着,下达着命令,有些命令连机枪阵地前移的距离都精准到了米。
这一幕,看得旅长目瞪口呆。
哪有这么打仗的?陈铭他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居然在局势这么复杂的情况下,还能像个基层干部一样对排级做出安排。
这样打真的没问题吗?可别学了某个微操大师那样,影响了前线战士打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