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只建了一条十里长的有线电路。根据我们的计算,用了继电器后,一次百里之遥应该能达到。”
“百里之遥,足够了。”
赵朔高兴地道:“完全可以在百里之外,再设一个电报站。通过人力,再发一封电报传到百里之外去。如此一来,电报就是远传万里,都没什么问题。对了,这有线电报的成本怎么样?”
郭珣面露难色,小心翼翼地道:“粗略估计,百里的有线电报,要四十万两银子。”
“竟如此昂贵?”赵朔眉头微蹙,“修筑百里铁路也不过二百余万两。”
郭珣道:“除常规开支外,主要是绝缘线的价格太高。我们用了杜仲胶对电线进行绝缘,成本根本就降下不来。”
关于这个问题,赵朔也没什么好办法。
他倒是知道南洋地区有古塔胶,比杜仲胶的成本应该能降低一些。但是,这两样玩意儿是差不多的东西,赵朔估计能降低一倍的成本就不错了。
如此算起来,修建遍布全国的有线电报网路,依旧是天文数字,凭大元的国力不可能支撑得起。
还是要有橡胶啊!
但问题是,橡胶种子还远在南美洲呢,赵朔的势力根本就没有涉及。
赵朔道:“就算再贵也要建,积累一些经验。这样吧,你们先试着,在中都和金陵之间,建一条试验性的电报线。然后,继续研究,降低有线电报成本的办法。”
“遵旨!”
眼见郭珣面有愧色,赵朔站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不要怕,贵点算什么?我们先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再想办法降低成本。终有一日,有线电报将铺垫国家的每一个角落。郭珣,你可有信心?”
“有!”
郭珣高声答应。
这信心其实不是对他自己,或者儿子郭守敬的,而是对赵朔的!
陛下是得了天启的人!
那传给他的《化学天书》就是明证,那已经能初步实用的有线电报也是明证!
赵朔说能让电报遍布国家的每个角落,那还错的了吗?
而他郭家父子,也将随着这有线电报的遍布天下,名垂青史,封妻荫子!
73172791
波西米鸦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文学书院】 www.wxhqjs.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m.wxhqjs.net,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