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辞祭祖,总之,在王徽的严厉要求下,王家嫡系支脉,在短短两天内,便匆匆离开长安。
想要玩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曹操当时雄据北方,差一点就要一统天下的实力,朝廷还能整出一堆的幺蛾子出来,比如衣带诏啥的。
而李克用的实力,还不如当年的曹操,长安朝廷的官员,能忍到现在才动手,那已经是大唐武夫跋扈的国情所在了。
当王徽长子临行前,王徽只对其说了一句话:“吾为大唐尽忠,生死未卜,尔等恪守家风,勿以吾为念。”
对王徽而言,此事若成,则长安复归朝廷之手,如今又无宦官专权,国事尽决于宰辅之手,大唐或许真的有三分中兴的希望。
可万一事不成,则不过是他一个七十二岁的老头以身殉国,家人早已远走,不会受到牵连,而他,便是死,也是以忠臣义士的身份,名垂青史。
天子的拒绝,在他意料之中,却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决心,陛下年幼,难当大任,况且,天子不参与进来更好,万一出了事,那罪止于自己一人,而不会拖累天子。
而如今,在王徽的眼中,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李克用已率军离开关中,正在灵石一带与河东军鏖战。
驻守长安城外的李落落,不过是个十五岁的少年郎,稚气未脱,以有心算无心,这一次,希望真的不要太高,
于是,王徽走到案前,铺开一张素笺,拿起狼毫笔,蘸了一下墨水,他的手虽有些微微颤抖,笔下的字迹却依旧遒劲有力。
王徽当了这么多年的宰相,其人脉关系,自然是不容小觑的,就是长安混乱了这么多回,把世家大族的人脉给打乱了。
写完信,王徽仔细读了一遍,确认无误后,将信笺折叠好,塞进一个密封的木盒里。
随后,密令心腹,暗中将信送往神策军左监门卫大将李童周。
这个李童周,是僖宗年间以边军入神策军,其人出身朔州,乃是当年黄巢入关中,神策军不堪用,朝廷遣宦官奔赴边镇,征募边卒后,而入神策军。
在僖宗入蜀,及回返长安途中,得了王徽的赏识,而在其后,李童周在数次朝局风波中,都站对了派系。
这个李童周打仗水平怎么样,那是另一回事,但此人的眼光好,看的准,在李克用刚入长安时,便投靠了李克用。
不过,此人长袖善舞,在投了李克用后,对王徽这位恩相,素来是毕恭毕敬,时言愿为恩相效死。
在王徽看来,此人,无疑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