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遴选美人,大肆扩充后宫佳丽,国相乌炤度屡屡劝诫,让玮荣重振心气。
只可惜,在屡受打击的情况下,纬荣已经没有这些心思了,反而是将国政尽数托付给国相,自己深居后宫,纵情享乐。
按正常的思路来说,君王不理国事,那就是昏聩的代名词,天下大乱,民怨沸腾,反贼四起的景象就会发生。
但实际上,没了玮荣的瞎折腾,这一年多,渤海国政局反而是更加稳固,就是把国相乌炤度累的够呛,当然了,大权在手,乌炤度就是累,也感觉精力充沛。
而面对陈从进的调令,玮荣直接装死,让国相乌炤度全权做主,该调谁,该多少,都让乌炤度说了算。
纬荣只有一个条件,武清郡王陈从进的这个名字,别在出现在他的眼前。
乌炤度能作为国相,能力自然是很强,在这个时候,他是当机立断,下令调集整个渤海水师,襄助武清郡王,讨平海贼李绍兴。
甚至,乌炤度还查到了好几个李绍兴的亲戚,直接下令,将李绍兴的亲戚都抓起来,等待武清郡王的命令。
此次助仗,渤海国出动水师大小战船一百一十五条,水师兵员数量六千七百余人,可谓是规模极大,浩浩荡荡的渡海而来。
看起来挺好,但美中不足的是,在行船途中,渤海水师居然沉了两条船,还淹死了三十几人。
陈从进得知这个消息后,很是无语,说实在的,他到现在都还不确定渤海人的水师,能不能打的过李绍兴。
要知道,渤海步军的实力,陈从进是领教过的,那实在是一言难尽。
而渤海水师大将高新福,一到蓬莱,就请刘鄩上急报,请求见武清郡王一面。
陈从进接到急报后,当即下令,不要来了,尽快剿灭李绍兴后再来。
眼下李绍兴的水贼是四处劫掠,把张泰耍的是东奔西走,累的够呛,这个时候,高新福眼前再跑一趟,一来一回的,瞎耽误功夫。
而得到陈从进的急令后,高新福又托刘鄩上了一封文书,在信中,高新福是肉麻至极的向陈从进表忠心,什么愿效犬马之劳,肝脑涂地,在所不辞,必早日荡平贼寇,以安郡王之心云云。
随后,高新福在登州补充了粮草,军械后,便气势汹汹的杀出去,四处搜捕李绍兴。
在高新福看来,当年这个李绍兴就是一个水贼,被渤海水师追的到处跑,现在还成了气候,居然能让武清郡王头疼。
高新福心中都忍不住想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