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诺夫先生,你们这款飞机想要进行隐身化改造,可比台风战斗机难多了。”
只这一句话,在其他人心中,就能大致猜测出来:西蒙诺夫过来套近乎,是想要请西工大帮忙进行隐身化改造!
而且,西工大还不愿意帮忙!
西蒙诺夫稍稍有些尴尬。
秦校长,咱们飞机上的雷达关键部件,都是你们西工大提供的,我说又见面了,难道说错了吗?
不过……
秦亮说的内容,又让他很感兴趣。
等离子体隐身技术能否成功还是个未知,就目前的潮流来看,外形的隐身设计才是最重要的,在这个方面,西工大绝对是第一!
所以,既然秦亮提起来这个,他也就来了兴趣:“秦校长,那你说说,我们的苏-27要如何修改,才能获得隐身性?”
“你们这飞机,最大的问题是发动机的布置方式,这种短舱布置固然可以让发动机的工作最为轻松,但是同时,也让它无法进行隐身化改造,简直就是地狱难度的。”
和其他战机不一样,苏-27的发动机并不是和机体整合到一起的,从侧面,就能明显地看到整个发动机舱的布局,从机腹下面的矩形斜切超音速进气口到后面的发动机和尾喷管,相当的短小粗犷。
这样设计的好处,就是气动效率最高。
进气口如此短小,意味着进气会毫无阻拦!进气道的阻力相当小!从进气口的位置,更是可以直接清晰地看到发动机的风扇叶片。
其他的隐身机布局,进气口都在机头两侧位置尤其是两肋,从这个位置向后,可以设计出来S弯,再配合鼓包进气道,就能把发动机的风扇叶片挡住。
客机的风扇叶片已经用复合材料了,战斗机的依旧是钛合金,这东西是个强烈的电磁反射源,这个不阻挡,战机的隐身性就无从谈起!
这话说得西蒙诺夫都皱起来了眉头。
想要简单地把飞机拍扁了做成隐身外形,容易吗?
“当然,只要简单修改,稍稍降低一下气动效率就可以,同时还有好处,这两个发动机舱之间的空间全部包裹起来,就是超级大的弹舱,甚至连大型超音速反舰导弹都能装上。”
苏-27的两个发动机短舱之间的空间是凹陷回去的,这里啥都没有,啥也不需要。
本来机内燃料就够多的了,没必要把这里找平了继续装燃料,导弹也全部外挂,没必要内置。
而到了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