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校长,这技术……能成吗?”
“当然可以!”秦亮说道:“你们难道没信心?”
“只要您有信心,咱们就有信心!”李工开口。
“好,那就按照这些技术去准备宣传手册!”
“秦校长,咱们的发动机……”
单台发动机,推力毕竟还是小啊。
“在咱们现有的涡扇十基础上,增加一下涵道比就可以。”
“那高空高速性能……”
“这个性能指标可以放一放,对用户来说,四代机的噱头就够了,没必要飞那么快。”
当年有过一段时间,各国争着在速度上突破,但是随着发展,大家都发现,最大速度没什么用,大部分的空战,都是爆发在跨音速区间的!
就拿F-16来说,也能飞到2马赫,但是实际上,1.6马赫以上,速度增加很慢,油耗很大,几乎没一个飞行员会这么飞。
至于后来的F-35,最大飞行速度1.6马赫,没有超音速巡航能力,也照样没阻碍这款飞机大卖。
配套的F135发动机,最大推力18吨,被成为最强的战斗机发动机,实际上,是靠增加涵道比来实现的!
原型F119的涵道比仅仅有0.3,所以能飞超音速巡航,而F135的涵道比0.57,大了几乎一倍!
大家伙愕然。
多年的经验,让他们在追求高空高速性能上有着一种执拗,现在告诉他们,高空高速性能没用……是有些难以接受,不过既然秦亮这样说了,那就得按照他的来。
如果能打开出口市场,那将会是多大的蛋糕!
必须得按照秦校长的说法来改!
刚刚送走了北方所的人,航天部门的人就过来了。
“秦校长,咱们这次出去,要打开国际航天发射市场,你给咱们出出主意,怎样能更精彩……”
哪怕没有秦亮的指点,航天工业,也是要走出去的。
毕竟,航天工业一直都是处于国家投资阶段是不行的,东方搞市场经济,航天工业也得能赚钱才行!
八十年代,航天工业的老领导刘纪原就做出了走出去的方针,既能为国家赚取外汇,又可以锻炼队伍。
就在84年的秋天,航天工业里十名先驱者组成的发射服务市场小组正式成立,很快,专门的外贸公司:东方长城工业公司成立。
出现在秦亮面前说话的,就是发射服务市场小组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