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只是测试全新的推进剂,所以我们是在霹雳-10的弹体上改进的,不过以后,我认为在其他方面,也能进一步改进。”
秦亮介绍起来。
战斗部不用动,弹体已经完备,再改进,当然是从电子系统上升级了!
“比如它的导引头,我们也可以从平板缝隙天线升级到有源相控阵雷达,以我们现在的技术,大概能塞进去一百来个T/R组件,这样主动引导距离会提升到五十公里左右。”
现在的霹雳-10,导引头已经是平板缝隙天线,这是相当强悍的,很多国家的战机机载雷达,还是倒卡天线呢。
但是,对咱们来说,已经落伍了,先进的主动相控阵雷达,可以大幅度提升引导距离!
从之前的二十公里扩大到五十公里,这带来的性能提升是翻天覆地的!
五十公里,视野开阔,导引头可以更好地锁定目标!
这还不是最厉害的!
“同时,我们还要升级之前的惯性制导系统,给它加上双向数据链,实现A射B导。”
“什么意思?”林老好奇。
主动导引头的引导距离有限,那在这个末段引导之前,导弹怎么飞?
要么是后方机载雷达照射目标,这样导弹就能用半主动引导的方式过去,要么就是有惯导系统,按照惯性飞行。
之前的霹雳-10,就已经有这两种方式了,现在继续升级,那就是更加先进的双向数据链!
数据链这东西,林老清楚,但是A射B导,就完全超出他想象了!
“简单来说,我们的歼二十只负责发射导弹,后续的引导,交给预警机来进行!”
“什么?”
在很多军迷的口嗨里,就曾经设想过,给预警机安装大量的远程导弹,这样预警机就变成了一个空中武器投送平台。
实际上,这个设想很难实现,毕竟术业有专攻,预警机的任务,就是提供空中引导,打导弹的事情,还是得交给战斗机。
只是以前,战斗机从开始射导弹,到全部击落目标,全程都要参与。
现在……战斗机只是一个导弹发射平台,带着导弹,单枪匹马地冲到敌阵之中,发射导弹,然后……开溜!
没错,打完了导弹就得开溜,剩下导弹的引导,交给预警机!
A是歼二十,B是预警机!
其中的关键,就是双向数据链!
预警机可以通过数据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