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了氢氧发动机路线,很多年后才知道,俄国用的,也是某一块油田里特殊的原油提炼出来的高纯度煤油……
后世,咱们东方也用这种路线,胖五就是液氧煤油发动机和氢氧发动机的组合体。
不过……那些都是国家队的研发方向。
“王教授,您考虑过液氧甲烷的路线吗?”
“什么?”
王教授表示,自己还真没听过。
“液氧和液态甲烷这两种液体,温差只有20K,所以,燃料箱的隔热措施可以大大简化,甚至单层共底存放都没有问题,可以减少无效质量,提升最高速度。”
秦亮介绍起来。
“其次,在外太空的轨道上,这两种燃料可以长期贮存,这样以后我们搞自己的航天器,比如空间站等等,姿态调整都能用得上。而且,我虽然没有做过实验,但是,我感觉,这种发动机的比冲应该也不错。”
航空发动机,推重比是个重要衡量的参数,而到了火箭发动机上,比冲是比推力还重要的指标,它指的是火箭发动机单位质量的推进剂产生的推力所能持续的时间。
这个数字越高,意味着发动机能用更高速度喷射燃料,产生更大的推力或者更长时间的推力。
这个指标中,氢氧发动机无疑是第一的,而第二位的,就是液氧甲烷发动机!
现在,国际上没有人搞,咱们东方,西工大是第一个!搞出来之后,很快就能引领潮流。
什么氢氧发动机,液氧煤油发动机都得靠边站!除了前面那些好处,还有其他很多好处,现在还不用说的。
比如,不容易结焦,推进剂的沸点低,容易蒸发,只要用氮气吹扫,就可以让发动机轻松地变得焕然一新,可以多次重复使用,而到了其他星球,也可以利用当地资源来制造燃料。
王教授认真地听着,频频点头:“嗯,那咱们就选择这条路线!”
秦亮在西工大,已经开始有人盲目崇拜了,不管秦亮的建议多么不可思议,但是事后都能证明是正确的,听秦亮的,准没错,更何况,秦亮还说出来了很多优势呢。
“研发一款全新的发动机,可不容易啊。”一旁,海军领导有些担忧:“内部燃烧是复杂的流体力学,只能一次次实验……”
“我们有超级计算机。”
领导们的担心戛然而止。
以前的年代里,计算机水平太低,根本就模拟不出来火箭发动机内部复杂的空气流动,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