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预计,两三年的时间就可以把卫星研制出来,但是,上面配套的原子钟,却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而且,这还是理想的情况下,万一遇到了无法攻克的技术难关,时间可能还会延长,到时候,北斗一代就会被拖累啊。
秦亮点头,刚刚想要说什么,电话铃就响了。
“喂,没错,秦亮同学是在我这里,什么?有外国人要见他?先让外国人等着,秦亮同学在和我们商量很重要的事情!什么?杰拉德-奥尼尔?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吗?好,好,知道了。”
放下电话,王教授神情复杂:“秦亮同学,杰拉德-奥尼尔,是普林斯顿著名教授,在航天领域里有很多全新的见解,比如说,在太空城的项目上,很多人都以为旋转的大环是最好的方案,他却提出来了圆柱体的方案,他……”
“那就请他一起过来吧。”秦亮说道:“我也想要听一听,这位老教授的来意是什么。”
“好。”王教授很兴奋。
十几分钟后,奥尼尔教授带着几名学生,走进了会议室,他先看了一眼王教授,然后,就望向了秦亮。
“你就是秦亮先生?”
“您知道我?”
“没错,当然知道,秦亮先生,在美国科学界,大家伙都对你很好奇,不知道你那些新奇的想法,究竟是怎么来的……”
“咳咳,我不过是个普通人。”秦亮说道:“我们西工大的研发成果,都是西工大的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您带着学生,远道而来,恐怕不是为了恭维我的吧?有什么来意,请尽管说。”
“我看到你们西工大航天系的SCI论文,你们的北斗导航系统,现在还停留在理论上吗?”
这家伙,居然是为了这个来的?
王教授神情复杂,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后悔,因为自己发表论文,把美国的教授给吸引来了!
“目前的确停留在理论上。”
“为什么?我看论文,你们是在切实地搞研究,一定是为了把这个项目推进到实用化的程度的吧?而且,对你们东方来说,这应该是最合适的卫星导航系统了!”
“因为我们缺乏相关技术。”
“什么技术?”
“星载原子钟。”
这个没什么丢人的,以前发射的卫星都不需要,自然也就没有研发的必要了,东方的科研模式,一向都是需要什么才会研发什么,也不用藏着掖着,美国佬肯定也知道。
“目前,我们正计划和我们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