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计划里,长虹机器厂就在川省破土动工了,当时是国内唯一一个机载火控雷达的制造基地,生产夜间战斗机需要的火控雷达。
不过,这质量差,性能落后的机载火控雷达,需求量很少,根本就没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从1958年就开始转型。
相比大部分的军工厂在八十年代搞军转民,这长虹在五十年代末期,就开始从军工企业转化成军民融合的企业,而且,主攻彩电!
到了九十年代,长虹几乎占据东方的半壁江山,可惜,盛极必衰,后续的长虹,接连出现战略失误,当显像管时代已经过去的时候,长虹居然还在砸钱搞背投,当发现这东西落后之后,又砸钱搞等离子体电视。
每一步都走在错误的路线上!点错了科技树,浪费了大笔资金的长虹,从此就开始走上了下坡路,再加上贸然相信美国,进军美国市场被骗了三十亿,于是就沦落到了边缘化的角色。
当然,长虹搞成那样,也不见得是什么坏事,毕竟,长虹的发展史,就是一个屠龙者逐渐变成恶龙的故事……
这次……看看长虹识趣不识趣,如果能拉,就拉一把,如果不能……西工大也可以造彩电,成为东方市场上的一匹黑马!
一旁,宋老满脸激动,这座舱显示系统搞出来,那咱们的歼九,完全就能成为全世界最先进的战斗机!
“亮子,这一平三下搞出来,咱们的其他飞机也能装吧?”一旁,屠老开口:“比如咱们的枭龙战机,要是也装上这种设备,那绝对会成为最亮眼的出口型战机!”
老旧的飞机,没有1553B数据总线,想改都没法改,枭龙这款出口型战机,在设计的时候,就是按照国际标准来的。
“那是必须的!对了,咱们的枭龙,开工了吗?”
设计已经完成,接下来就该试制了,这段时间,秦亮没来132厂,也不知道这边的情况如何。
“开工了。”屠老笑了笑:“看进度,咱们的枭龙,很可能会比歼九的首飞还早。”
歼九才刚刚造出来了金属样机,而枭龙,已经开始造第一架试飞用的原型机了!
鸭式布局的歼九,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而枭龙,说到底,还是从歼七到超七,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在后世,当有了资金注入之后,枭龙很快就捣鼓到了首飞的状态,现在,自然也不例外!
空军领导们来了兴趣:“走,看看去!”
PS:当年的金属样机、歼十最早的座舱布局,以及老毛子的座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