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啊,你这个想法是可以,但是……咱们是不是得做匹配实验?否则一旦高低压不匹配……那就是个噩梦啊!”
国内,胡乱拼凑,最后导致发动机高低压不匹配,甚至连启动都不行的例子有很多,不管是涡扇六,还是昆仑,都面临这种问题。
当初在会议上,秦亮还反复鄙视过这种行为,胡乱拼凑不能要,得一级级研发!现在,轮到自己,就开始胡乱拼凑了?
秦亮笑着开口:“我算过了,应该能匹配。”
其他的不能胡乱拼凑,这F404和RD33,还真没问题!
八十年代中期,东方通过相关渠道,弄到了一台F404发动机,然后就以它为基础,打造涡扇-12发动机,整体设计几乎就和F404发动机一样,风扇叶片用的就是三级宽弦风扇,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最终项目还是下马了。
等到枭龙终于打造出来,相关单位引进RD-33的生产技术,生产出来了涡扇-13发动机,之后就开始改进,第一阶段的改进方式,就是将原本的四级风扇换成了涡扇-12的三级风扇,让发动机的长度缩小了十厘米,第二阶段的改进,就是换低压涡轮,增加风扇直径,提升涵道比。
后续的改进,咱们都不说,至少F404的原装风扇,是能和RD-33完美匹配的。
提升涵道比,可以增加发动机的推力,但是也会增加迎风面积,导致高空高速性能降低,现在空军的不少人,对高空高速的性能还是比较在意的,这个还真不合适改变。
现在要解决的,就是有一款成熟的涡扇中推,能解决空军急需的换装问题和军售被限制的问题,其他的,以后再说!
“好吧,既然你说行,那咱们就没意见了。”
现在,大家伙对秦亮,都是盲目的自信,他既然说行,就不用再顾虑什么了,肯定没问题。
“第二个改进方式,就是把它的落后的液压控制系统,升级为F404的电子控制系统,这个控制机构,也得从上面改到下面,方便后勤保养。”
在枭龙和歼十上,都遇到过这种问题,配套的发动机,原本都是给双发战斗机用的,地勤需要维护保养的时候,站着梯子,到两台发动机的中央,左右都能顾及到,用的就是上机匣,变到了单发战斗机上,就得改成下机匣,这样地勤站在地上就能够着。
众人点头。
“还有,就是它的燃烧室,我们需要换上F404的燃烧室,解决它的冒黑烟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