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咬牙也能买一件小的珊瑚做摆件。
当然明面上的大会召开的极其顺利,但大同社内部却已经暗潮涌动了,很多大同社的元老看向张献忠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的表情。
会议结束后,徐晨在家里招待高迎祥父女,他调侃笑道:“社内都说说你高迎祥仁义无双,能给战友发300两银子的工钱。好多人连社里安排的差事都不干,直接跑到投靠你去了。”
高迎祥自从从大同军退役之后,就招揽了一些退役的士兵,购买了一艘商船,专门跑东南亚航线。
他从扬州江南这边装载丝绸,瓷器,茶叶,铁器和移民,然后停在东宁岛,吕宋停留,再由当地装白糖,然后卖给苏禄,文莱,三佛齐等东南亚各,再从东南亚国购买珍珠,珊瑚,香料,各种珍贵的木材,最后返回广州或者是扬州,就这样在东南亚转一圈,一般情况下大概可以赚个10倍的利润。
现在大同社发展最快的产业就是造船业,东南沿海每个行省都有自己的造船厂,而且还处于不断的扩张当中,民间大量私人资本都大量的投入到造船业当中,让造船业成了大同社发展最快的产业。
而造船业的大发展又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像船用的绳子帆布,钉船用的钉子,造船需要的木料,桐油沥青等行业。
造船业的发展还带动了辽东伐木业的扩展,辽东的原始森林当,每天都有生长了上百年的参天树木被砍伐下来,而后通过船只拖运到沿海的各个造船厂,整个产业欣欣向荣,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海船下水。
高迎祥原本就是做马帮生意,现在改成做海贸上手很快,加上又站在风口,自然是一飞冲天。
但光赚钱算不得什么,还不值得徐晨这样重视,现在整个民朝的海商都是这样赚的盆满钵满,号称船生金,一船货物拉出去,从东南亚各国转一圈,就可以拉一船黄金回来。
高迎祥不同,他招募大同军退役士兵不说,一船货物赚取的利润,按比例给船员发分红,基本上最低级的船员一年也能分300两银子,那些技术型的船员分的更多,跟他三年就可以在家乡修建砖房,置办店铺,再娶一房漂亮的媳妇。
就是因为高迎祥大方,有很多士兵退伍之后就直接投奔他了,现在他的船队有5艘货船,600多水手。
对这样富贵不忘照看战友的元老,徐晨自然乐意见到,对民朝来说,多几百个富户,比拥有一个百万富豪要好的多了。
高迎祥笑道:“元首,你这是在取笑俺老高,我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