讶。
而且大同社应对旱灾已经有非常成熟的流程了,大家只要按照流程行事即可。
陈子昂想了想道:“元首,这些年中原的旱灾一波接着一波,独门独栋的农户难以抗击这么严重的旱灾,虽然我们有抗旱会,但因为会员不足,大部分农户还是单独耕作,属下想要在中原推广农场模式,加强对农户的组织力度,更好的调度他们抗击蝗灾,旱灾。”
听完陈子龙的话,徐晨陷入了沉思,这剧情太熟悉了,但结合现在北方的情况,这种规模的气象灾害,已经超出了封建王朝的组织能力范畴了。
以前徐晨动不动听到百年一遇的灾害,但他居住在城市根本感觉不到。也并不耽搁粮食的继续丰收,只是那是信息化时代。
但显然大同社没办法达到后世的科技程度,只有更强大的组织力和少量工业化的机器,才能保住北方的粮食,让分到土地的农户不至于破产,所以陈子昂提出的建立农场是有现实需求的。
徐晨想了想道:“一切以农户意愿为主,进出自由,不要人为设置障碍。”
陈子昂喜道:“属下想要请关中支援一下农业技术人才。”
徐晨看向黄松年,黄松年无奈道:“属下会派500抗旱会成员来河南行省,帮着他们组建抗旱会和农场。”
即便是到现在,关中依旧是整个大同社各种人才最充沛的地方,大同社几乎每年都要从关中调拨人才去中原其他各行省。
沈荣道:“山东行省情况还好,不管是蝗灾,旱灾都比中原的规模小一些,不过山东毕竟不如中原平坦,属下想多弄一些抽水机保证灌溉的需求。”
徐晨道:“元首府会安排1000台蒸汽抽水机调拨到山东去。”
想了想徐晨又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会安排朱九去山东建立一个蒸汽作坊。”
还有意外的收获,沈荣惊喜道:“属下代山东百姓谢元首了。”
而后徐晨看向黄年松,他马上道:“我关中可以独立扛过这次灾情,我向元首保证,今年关中的粮食必定实现再次增产。”
徐晨点点头,大同社在关中经营了好几年,投入也是最大,他对关中是最放心的。
最后徐晨看向朱之极道:“今年抗击蝗灾就要看朱先生你了。”
朱之极激动道:“元首放心,属下定不会辜负元首的期望。拼尽全力也会把这次蝗灾给压下去。”
嘱咐完之后徐晨鼓舞道:“今年的大灾情既是一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