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北方会爆发旱灾?
让他们知道以后北方的雨水将会逐年减少,黄河的水量将会是北方最重要的水源补给,不能让黄河的水量继续浪费在江淮,同时塞了江淮的河道。
徐光启他们虽然是第一次听到小冰河时期这个名词,但结合这些年大明发生的旱灾,他们也能感觉到北方雨水一年比一年少,气温也是一年比一年低,他们老家松江的下雪更是一年比一年巨大。
只是他们没有学过大气环流的知识,不清楚气温低和水气有关系,更不会想到温度下降会造成北方的旱灾。但现在徐晨对他们这样普及这方面的知识,结合自己的感受,很快能理解。
最终他们讨论了一下之后,五路分流向着南方的河道北废弃,让黄河水尽量往北方的两条河道流,最终就形成了黄河两分的议案。
黄河下游将会分成一条主干道和一条支干道,主干道则是以济水为主,以济水为黄河河道,横穿整个山东行省,一路流到渤海当中,支流则是以漳水为主,横穿整个北直隶,依旧是在渤海湾入海。
徐晨主要负责古济水这条黄河主干道的扩建,陈子龙负责扩大古漳水这条河道。
“滴滴滴!”一阵尖锐的哨声划破了工地嘈杂的喧嚣,
紧接着,一个嗓门巨大的管事扯着嗓子吼道:“午休时间到,把身上的泥土拍干净一些,所有人把手洗干净,防止病从口入。”
那声音如同炸雷一般,在工地的上空回荡,工地上所有忙碌的农户都能清晰的听到。
他们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他们把手中的那些锄头、铲子、推车等工具,放置在专门的工具棚当中。
农户们用搭在自己肩膀上的毛巾,轻轻拍打着身上的泥土。毛巾早已被汗水浸湿,颜色也变得灰暗。他们拍打的动作并不急促,一下又一下,毛巾上带着微风也能缓解他们一丝疲劳。拍打完毕后,他们纷纷走向一个专门的水池边。
为了解决工地用水问题,大同社可是费了一番心思在工地旁,修了一座巨型的水塔,它就像一个巨人,稳稳地矗立在那里。
水塔旁边,是一小段高架水渠,如同一条蜿蜒的巨龙。几台蒸汽抽水机在一旁“呼呼”地运转着,把小河当中的水抽向一个沉淀池。
而另外几个抽水机将经过沉淀的河水,源源不断地抽到水塔当中。
水塔中的水通过管道连接,形成了一个有几十个水龙头和几十个淋浴棚的洗漱之地。这个洗漱之地,就像是工地里的一片“绿洲”。白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