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3000多里的水渠,在整个大同社治水能力也是一等一的。
但徐晨这次的目标不单单是要堵住黄河堤坝,更是想要让黄河改道,增加北方的水量。而想要让黄河改道成功,没人比自己在行,因为他知道后世黄河又改回哪条河道,就是在考兰县,铜瓦厢再次改道济水。
徐晨说道:“这次不单是要治理黄河的堤坝,我还有个想法,就是想办法让黄河改道,让黄河河道由江淮地区,改到北方通过济水流向渤海。这样做有两个好处。黄河淤塞了淮水,导致淮水动不动就发大水。以至于在宋朝之时,江淮地区是鱼米之乡,而到了大明已经成为灾害频发的贫瘠之地了。黄河河道北上,江淮地区的水域就可以恢复生态,只要稍微整治一番,江淮就可以再次成为天下的鱼米之仓。”
他接着又说道:“而黄河北上第二个好处就是,解决北方干旱缺水的问题。这些年大家也应该发现了,北方的水汽一年比一年少,干旱一年比一年严重。黄河是天下最大的河流之一,其水量对于北方来说至关重要,黄河河道改道向北,可以明显改善北方灌溉问题。所以这次治水至关重要,他不单单是治理黄河,更是在治理淮河,梳理整个北方的河道,可以彻底改变北方的农业生态,让北方不至于再遇到个旱灾,百姓就要哀嚎遍野。
这个工程要统合多个行省,州,县,调动的民夫可能有几百万,对我大同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工程,不容有失,必须要由我亲自去监督。”
其实,从去年开始,徐晨就有治理黄河的打算。黄河直直地往南流,总是让他觉得很别扭,也非常可惜,黄河这几百亿立方的水,留在北方能灌溉多少土地,给北方生产多少粮食,但去了江淮却只能造成洪灾,淤塞江淮的河道,这次治理黄河就是在系统性的梳理北方的灌溉体系。
这段时间,他不断地收集黄河河道的资料,又把自己脑海当中后世黄河的河道画了出来,已经大致确定了,在考兰县这里,掘开河道进入济水河,就可以让黄河恢复故土。
但徐晨想了想,这个工程庞大到整修整个北方的河道系统,他一个人也不够,于是他说道:“你也跟我一起去中原。”
陈子龙:“遵命!”
徐晨说出那庞大的治理黄河并改道的计划,让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沉默起来,众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担忧和疑虑的神情。
刘永率先站起身来,神情恳切地说道:“元首,我等也不是不同意治理黄河,只是这工程消耗的人力物力巨大。若我们全力治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