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然后抄他们的家,把他们的钱和粮食都找出来,用这些来赈济当地百姓,从今天开始,陕州任何一粒粮食都不允许买卖,所有人都要粮食配给。”
徐成心里清楚,这些士兵的老家都在大同军的控制范围内,他们不敢也没必要造反。而且在整个大明,除了大同社,没有地方会给他们三十亩甚至更多的土地,所以他并不担心这些士兵会有二心。
“遵命!”现场的大同社员们几乎是含着热泪说出这句话,他们早就在心中盼望着这一天,盼望着能为百姓做点实事。
“赵良为陕州知州,你的任务很重,不仅要抓住那些地主士绅,还要给农户分地,同时还要组织农户帮大军运输粮草物资。为了尽可能帮助中原的农户,运输粮草的任务就全交给你们了。一定要想办法让当地的农户活下来。”徐成再次强调任务的重要性。
“遵命!”赵良等大同社员齐声回道,声音坚定而有力。
崇祯四年(公元 1631年)10月 27日,山西省,平阳府,蒲州。
第四师出潼关之后,一路势如破竹,攻势如火。他们先后攻克蒲州、解州、临汾等地,在十余日的时间里,就占据了大半个平阳府。此役,他们击杀两千明军士兵,俘虏上万,明军面对他们的进攻毫无抵抗之力。
11天的时间里,大同军几乎每天都要攻占一座城市,他们进攻的效率和他们的行军速度成直接关系,这一路上的明军几乎没有一丝抵抗力。
但10来天的进度,他们一路行军了500余里,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
参谋长吴亚军认为大军需要休整,他向师长赵胜和监军黄松年建议道:“师长、监军,士兵们连日征战,已经非常疲惫了。如今我们占据了大半个平阳府,是时候让大家休息一下,恢复体力,以应对接下来的战斗。”
赵胜和黄松年商议之后,认可了吴亚军的想法。
虽然士兵们开始修整,但大同社和抗旱会的成员们却没有闲着,他们在王如金的带领下,开始行动起来,准备清算当地的士绅大族。
蒲县是此次清算的中心,这里有两大家族格外引人注目。一家是出过首辅张四维的张家,另一家则是出过宣大总督王崇古的王家。
这两大家族不仅是官宦世家,家族中有多位子弟在大明担任高官,更是整个山西首屈一指的富商家族。张家垄断了北方的盐业,每年的收入上百万两银子以上;王家则拥有塞外的商路,而且两个家族还共同经营着钢铁作坊和钱庄,说是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