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灾民重新拥有了土地。也正是因为在徐晨身上看到了希望,关中的士子才会义无反顾地跟在他后面造反。”
杨鹤说完,目光转向侯恂,语重心长地说道:“若木兄,黄河发大水的时候,朝廷无可奈何,只能任由百姓在洪水中哀嚎,不但不及时救助,还要增加灾民的税负。
如果此时有一人,挺身而出,堵住了黄河缺口,带领农户抗洪救灾,让百姓们免受洪水之苦,你说中原的士子会不会把他看成希望?”
侯恂坚定地挺直了腰板,大声说道:“我中原士子深受皇恩,向来忠心朝廷,定不会做出无君无父之事。”
杨鹤苦笑着摇了摇头:“可能吧,但关中的士子已经做出了他们的选择了。朝廷不能救他们的家乡,他们就跟着能救自己家乡的人,反叛朝廷,砸烂这个天下。”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黄道周开口了:“按照修龄的意思,这徐晨也算是一干吏,只是误入歧途。那当初修龄你为何不招安徐晨?如此一来,关中可以稳定,朝廷也能得到一支精锐之师。”
黄道周的话也代表了众人的疑惑。毕竟,一个叛贼造反,第一件事情不是搜刮钱财,抢夺美女,而是修水利,筑水坝,抗旱救灾,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野心很大的人。而杨鹤也算是大明朝的鸽派,他当初为三边总督的时候多次上书朝廷,招安各地的叛军。徐晨看上去是最没有野心之人,怎么杨鹤从来没提出过要诏安徐晨呢?
侯恂皱着眉头,冷哼一声:“他这哪里是误入歧途,从他组建大同社就知道,他只怕很早就有反意。这样的人能力越强,危害就越大。”
杨鹤点了点头,神情严肃地说道:“徐晨虽然是读书人,但其脑后却有反骨。他本有能力帮助朝廷稳定关中的局势,但他还是为了自己的野心造反了。尤为关键的是,徐晨这贼子极其隐忍。他当时已经控制整个米脂了,但他依旧忍住不造反不说,还帮助当地的县令征缴赋税,以至于朝廷错过了最佳围剿他们的时间。要不是他减租减息的行为,得罪了当地的大户,引得这些大户收买边军围剿大同社,只怕这贼子还不会这么快露出面貌。”
杨鹤顿了顿,继续说道:“幼玄,一个说要消灭家天下,消灭皇权的人会没有野心?他野心太大,太会隐忍了。现在他已经成为了一条毒龙,即将吞噬整个大明的天下。我这个学生就是看到了这场滔天大祸,所以才会如此急躁地想要改变大明的处境。”
钱谦益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治大国,如烹小鲜,越是这种危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