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
原来,护卫队在占据其他城堡之后,就迅速开启了分地行动。而像侯远、侯勇两兄弟这样留在榆林城当中的人,就错过了这一波分地的机会,而且他们原本的土地也都被分走了。
侯勇听了弟弟的话,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他突然眼睛一亮,坚定地说道:“这世道太乱了,要找个能打的人,才最有可能活下去。在我们关中,最能打的就是台上这些人了。俺决定等会儿就向大同社申请成为军户。”
侯远听了侯远的话,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利用没有他们又不懂其他的生计,除了打仗,他们好像也没其他路可以走了。最起码大同社看上去像一个大方的东家,想来不会拖欠几年的军饷。
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11月八日,
姜府,书房内,
这里布置得古朴典雅。书架上摆满了各类古籍,墙上挂着几幅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案几上的香炉中,袅袅香烟升腾而起,散发着淡淡的檀香味。
姜老太爷坐在主位上,神情略显凝重,他看着站在一旁的姜让,缓缓开口问道:“都督对你有什么安排?”
姜让微微躬身,恭敬地回答道:“徐晨说孩儿这次保下粮食有功,赦免了我的战俘身份,家里的钱财和店铺能保得住,但粮食和田地都没有了。”
姜老太爷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没了就没了吧,大同社一直都是这个政策,能保住姜家一家老小的性命已经够幸运了。你看看你那些同僚,全部被抓起来,关在武庙当中,我们一家老小还能安稳地活着,已经是万幸。还有,以后要叫都督,不能直呼大名,这点你要是改不过来,迟早会为家里招来灾祸。”
姜让连忙点头,改口道:“都督说了,给孩儿两个选择,一是大同社要到河套屯垦,我可以去屯垦营地当差;二就是聘请我为教谕,为大同社的高级将领传授军事经验。”
姜老太爷听到这话,两眼顿时囧囧有神,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在他看来,榆林镇在与大同社的战斗中被打得落花流水,哪有让败兵之将去教导领兵打仗的道理。他定了定神,问道:“你想做什么?”
姜让犹豫了一下,说道:“我想去屯垦,这样远离战场,朝廷就不会知道我已经投敌,也就不会影响两位弟弟的仕途。”
其实,榆林城这一战,真的把他的心气给打没了。战场上的惨烈景象,火器的凶猛残暴,战争形势的变化也让他感到陌生,这都让他心有余悸。他现在只想远离军事纷争,过点安稳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