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问题。
徐晨听了笑着说道:“红薯还可以做成薯粉,等干旱结束了,我们就多做一些薯粉,到时候这个缺陷就不是缺陷了。”
在现在这个干旱时节,自然不可能大量消耗红薯去做薯粉,毕竟吃饱肚子才是第一位的。要知道,大同社发放的赈灾粮当中,一半都是红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要是没有前三年徐晨大范围地推广土豆、玉米、红薯这三种作物,面对这一场干旱,大同社恐怕都要想办法出去抢粮食了。
徐晨在心里默默算了算,说道:“也就是说今年秋收之后,张家滩农场能有 3万石粮食。”
高俊点了点头,说道:“除去农场所有人的口粮,能上缴 14000石粮食。主要还是田地太少了,吃饭的人太多了。”
这时,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土根连忙接上话:“我们还有一个养猪场,里面有 200头猪,一个养鸡场,养鸭场加起来有 3000多只鸡鸭鹅,每个月能产七八万枚蛋。”土根作为农场的副厂长,能力和威望都比不上高俊,渐渐被排挤到分管畜牧业。但他对自己负责的这一块工作还是很上心的,说起这些家禽,脸上满是自豪的神色。
而后,土根高兴地说道:“晨哥儿你弄的蝗虫饲料那真是个宝,猪吃了长肉,鸡鸭鹅吃了也猛下蛋,几乎一天就下一个。俺们农场的一些花销全靠这些家禽了。”
徐晨此前大范围地收购蝗虫,陕北附近的蝗灾几乎就这样被扑灭了。那些蝗虫干徐晨也没有浪费,他将蝗虫干与红薯菜叶搅拌在一起,制成了专门供给家禽的饲料。没想到效果极其显著,现在延安府已经有一些小型的养殖场专门购买这种蝗虫饲料。
徐晨笑道:“继续努力,争取让肤施县每个百姓都能吃到你们农场的鸡蛋。”
土根笑道:“俺会努力的。”这让他有种受重视的感觉。
高俊内心纠结不已。过了好一会儿,他咬了咬牙说道:“俺打算趁着这个秋收之后,再开垦5000亩土地。明年夏收,俺保证能上缴三万石粮食。晨哥儿,要是俺做到了,能不能给我们农场多留些口粮,家畜、家禽也多留一些下来?”
此时,张家滩农场定下的标准是除了规定的口粮,余下的粮食全部上交,家畜、家禽只能留下一成,其余的都要上缴。
高小四一听,顿时不满地哼了一声:“口粮一升半,你们已经吃得够好了。外面很多人都没你们吃得多,还想截留粮食,你们也太过分了!”
农场物资主要是供给护卫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