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价格相较于其他途径来说十分低廉,普通的农户也能承担得起,因此深受百姓欢迎。很快,抗旱会在整个米脂遍地开花,徐晨也借此赢得了广大百姓的支持与拥护。”
杨鹤听后,不禁惊讶道:“从你的所言,这徐晨还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贤才?如此看来,他起初的所作所为倒是值得称赞。”
高登连忙接口道:“路走错了,才干越高祸害越大,徐晨就是这样一个走错路的人。”他微微摇头,脸上露出惋惜与批判之色。
“或许是和百姓在一起的时间久了,不知不觉间,他就走到了士绅的对立面。最开始,他只是整治那些危害一方的帮派分子、土匪之流,这一点大家都觉得他做得对。但后来,随着流民越来越多,为了赈济灾民,他居然将主意打到了米脂的大族身上。他强行霸占土地,抢夺粮食,手段愈发激进。到最后,连县令也被他架空,县中的三班六房通通被他的手下取代。去年,他更是公然占据了整个延安府,扯起了造反的大旗。”
听完徐晨这三年的过往,杨鹤更加惊讶了,心中满是疑惑: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一个原本忧国忧民的贤才变成了叛逆?
刘南卿接着说道:“徐晨最开始把黑帮看成是米脂之大害,于是他果断出手剿灭了黑帮,那时大家都还觉得他是正义之举。后来他又把土匪视为眼中钉,一并铲除。可随着流民问题日益严重,他为了赈济灾民,居然看中了士绅大族的土地。就拿我刘家来说,他霸占了我刘家的几万亩土地,吞并了十几万石粮食。只能说他读书入了魔怔,已然走火入魔了。”
而后他略微停顿,又叹息道:“虽然徐晨读书已然走火入魔,但其惯会蛊惑人心,用土地钱财来收买人心。其危害犹如汉之张角,唐之黄巢之流。今日若不剿灭他,三五年之后,他便会如同张角、黄巢之流祸害整个天下。”
杨鹤不相信问道:“徐晨不过是一个读书人,对我大明的危害能有这么大?”
虽然他一直重视大同贼寇,但内心深处也实在难以相信大同贼寇能撼动大明的江山。
刘南卿神情严肃,认真说道:“督堂大人,即便某对徐晨恨之入骨,也不得不承认他是千古奇才。他能文能武,且练兵手段之强悍,不输给古之名将。大同贼寇的士兵就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其训练士兵少数长者不过两年,短者不过几个月,但这些士兵却能在战场之上击败我大明的精锐。如今大同贼寇的兵力不过万余人,但已经能击败榆林镇。倘若等徐晨练出三五万的精锐,只怕纵横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