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以某对大明那些贪官污吏的了解,只要县城、州城、府城未失,这些家伙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定会主动帮我们向朝廷隐瞒实情,如此便能为我们争取一两年的发展时间。”
徐晨的提议,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全票通过。
张献忠贺六他们只是隐隐觉得这种制度对他们非常有利,所以非常赞成。
但朱治,周晓珊,李富等读书人加入大同社之后,补全了历史的短板,知道这套制度的意义,军功授田的配套制度就是军功授爵,就代表未来大同社政治版图当中军方占据主导地位。
啥?他们是读书人,这样对他们不是更加不利。
开玩笑,老子现在是武夫。
“好!朱治,周晓珊,你要能统计好立功战士的名单,我们就从这绥德州开始均田,正好让一部分士兵在此安家落户,也能减轻米脂那边的压力。”徐晨下令道。
朱治,周晓珊道:“遵命!”
再说绥德城中,自从大同社攻占此地,整个城池人心惶惶,百姓们纷纷躲在家中,不敢外出。城中那些大户官宦人家更是紧闭大门,生怕一不小心就招惹上“大同贼寇”。
绥德城与米脂距离极近,这里的人自然是最早知晓大同社相关消息的。起初,他们还对米脂的大户们冷嘲热讽,嘲笑他们连几个贼寇都镇压不住,甚至还被反制欺凌,连朝廷都不敢上报,连一群穷鬼都镇压不了,简直是丢尽了士绅的脸,这是要在他们家乡,他们定要那些穷鬼知道什么是纲常伦理,什么是尊卑有序,米脂大户们的遭遇,成了绥德城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人类的悲欢离合并不能共情,这一点大明士绅也是一样,他们只觉得米脂士绅好笑。
可谁能想到,不到一年时间,大同社的势力已然蔓延至此。大同社将农户们组织起来,农户们有了撑腰的,倒反天罡的把他们开除了族籍,不再偿还高利贷,连地租也拒不缴纳。在大户们看来,这简直是大逆不道、岂有此理!
也不是没有人打算教训这些泥腿子,但他们的家丁刚出城,就被看看会的人打的鼻青脸肿,有命案的人甚至直接被吊死。绥德州的乡野已然成为了无法无天之地。
护卫队刚占领绥德城时,大户们还满心期待着榆林总兵杜文焕能前来救援,将他们从这“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
然而,就在昨天,噩耗传来,榆林总兵杜文焕在与大同社的交战中兵败如山倒,狼狈不堪地逃回了榆林卫。
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绥德州的各大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